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愿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一曲唱罷,余音繞梁,仿佛李若曦慵懶空靈而又纏綿悱惻的歌聲還在耳邊回蕩。
直到安靜了差不多十秒鐘,觀眾這才反應過來,不少人站立起身,為李若曦,為這首歌,鼓掌致敬。
貴賓席里,音帝、科爾多夫斯基等專業樂評人全都站立起來了。
如果說上一首歌《少年》令得不少樂評人心生不滿的話,那么這首《紅豆》,在樂評人中達成了統一意見:這首歌,就TM是經典歌曲,沒有任何疑問!
當樂評人和現場觀眾還在震撼于《紅豆》的經典時,此時舞臺上已經響起了一陣哀傷而又好聽至極的鋼琴聲。
隨著和弦的樂聲加入進來,那種哀傷的氛圍更加強烈了,一下就將所有沉浸在《紅豆》相思哀憐氛圍的樂評人和觀眾給驚醒了。
不過好在這首歌仍然是纏綿悱惻的“菲式情歌”,樂評人和現場觀眾進入這首歌的氛圍很輕易,堪稱無縫連接。
這首歌就是王菲早期的代表作《棋子》。
《紅豆》可能是最為大眾所喜歡的菲式情歌,而《棋子》卻是孟想最喜歡的菲式情歌。
孟想前世初聽《棋子》,還是遙遠的1995年,是在本地電視臺偶然間聽到的,初聽之下,驚為天人。
可惜那時候孟想只是個初中生,沒有經濟能力,聽到一首好歌只能守候在電視臺的音樂節目里,沒錢去買磁帶,下一次聽到《棋子》,已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但是《棋子》的歌聲始終留在孟想的腦海里回蕩,每次看電視聽到這首歌,他總是激動不已。
“想走出你控制的領域
卻走進你安排的戰局
我沒有堅強的防備
也沒有后路可以退
想逃離你布下的陷阱
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
我沒有決定輸贏的勇氣
也沒有逃脫的幸運……”
《棋子》在許多觀眾聽來,頗具宿命色彩。
李若曦空靈的歌聲一響起,就讓觀眾代入到棋子的角色中,面對著無法擺脫的宿命,自憐自傷的情緒忍不住浮上心頭,不可斷絕。
在愛情中,棋子怕是比舔狗還要更加悲慘的角色。
舔狗雖然不得house,但這都是舔狗自己的選擇,由他(她)自己決定要走的道路,無論是舔到絕望盡頭,還是半途抽身而去,都任由自己的心意。
而棋子,則是你明明很清醒,明明知道沒有好結果,明明想抽身而去,卻半點由不得你,就像是被棋手擺布的棋子。
“我像是一顆棋
進退任由你決定
我不是你眼中唯一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