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段合唱,全場所有人都激動起來了,“啪啪啪啪……”的熱烈掌聲突然響起。
人們不知道怎樣才能對這首歌的喜愛,只能拼命鼓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眾所周知,原時空里《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影片中志愿軍戰士在上甘嶺戰況慘烈到近乎絕境的時候,一起在坑道中唱響了《我的祖國》,那種強烈的對比,跨越時空,在每一代國人心中產生激蕩和共鳴,震撼心靈!
這個時空的華夏也經歷過朝戰,抵抗侵略的戰爭并不比原時空少,當交響樂團唱響“這是美麗的祖國”時,那種為國而戰保衛家鄉的沖天豪氣就在每個觀眾心中激蕩。
……
“姑娘好象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舞臺的大屏幕上,伴隨著張野的歌聲,出現了令所有華夏人都感到驕傲的雄偉建筑畫面,有全世界最高的跨江大橋“北盤山大橋”,還有三峽大壩,萬里長城,港珠澳跨海大橋……
華夏民族不愧為基建狂魔,真正踐行了歌詞里的“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高山,讓河流改變模樣”。
自古以來,華夏人就有基建狂魔的DNA,每個華夏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家,自己的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橫掃六合建立華夏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秦始皇,便為后世留下了世界第八奇跡——萬里長城。
即使是名聲狼藉被史書評價為“昏君”的隋煬帝,也為后世留下了功在千秋的大運河。
……
舞臺上,合唱團第二段副歌的歌聲更加高亢,也更加震撼人心。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原時空《我的祖國》曲作者是劉熾,被稱為旋律大師,用舒緩雋永的旋律,讓《我的祖國》娓娓道來,聲聲入耳,入心。
孟想第一次聽這首歌,大概是七八歲時候看電影《上甘嶺》聽到的插曲,當年他還不懂曲中意,但那優美的旋律就已經讓他流連忘返,印象深刻。
待長大之后,孟想再聽到這首歌時,他已經深深明白這首歌對于那個時代的華夏兒女,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
即使是現在這個和平時代,面對著西方列強的無窮敵意,它依然能深深鼓舞華夏兒女。
2016年呆蛙著名作家龍應臺于港大作了《一首歌,一個時代》的演講,她說:“一首歌能夠經歷數十年,依然不被忘記,是因為它是時代,是歷史,更是每一個人的回憶與安慰。”
接著她問大家各自的啟蒙歌是哪一首?港大副校長拿起話筒說:“我進大學的時候,好多師兄帶我唱《我的祖國》。”
龍應臺似乎難以置信,反問了一句:“真的?《我的祖國》怎么唱?頭一句是什么?”
話剛問完,幾個稀稀落落的聲音在觀眾臺響起,“一條大河波浪寬......”
漸漸的,越來越多的聲音匯聚在一起,歌聲變得越來越響亮,越來越整齊,到了第二句,全場開始大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