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士兵主要由大阪的各種菜販子和游商組成。
作為商人,大阪人滿腦子想的都是利益和金錢,壓根沒有任何信仰可言。
想指望他在戰場上玩命,不如指望敵人自己摔死。
1938年徐州會戰末期,隨著日軍第十四師團奇襲蘭封,切斷國軍第五戰區和第一戰區的聯系。
為防止遭到日軍四面合圍,第五戰區總指揮李德鄰將軍被迫指揮40萬國軍轉移。
結果卻在轉移的路上遇到大阪師團,也就是日軍第四師團攔截。
國軍已經急行軍數天,身心俱疲,體力也達到了極限。
而日軍第四師團卻是以逸待勞,他們不僅裝備精良,士兵的戰斗素質也很強,遠不是第五戰區的國軍所能應對的。
在李德鄰將軍看來,第五戰區幾十萬大軍即使能穿過日軍的防區,也必然會損失慘重。
第五戰區所有將士,包括總指揮李德鄰將軍和副總指揮白健生將軍在內,所有人的臉色都難看到了極點。
心想這下完了!
但是不管怎么樣,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突圍。
然后,令李德鄰將軍和白健生將軍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日軍第四師團一槍沒開,便讓國軍過去了。
不僅沒有開槍,這幫大阪人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甚至還主動向后倒退了一點距離。
最后,當時任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問責的時候,大阪人的解釋是,沒有接到上級截擊的命令。
聽到這個回答,寺內壽一氣的差點吐出一口老血,甚至連槍斃時任第四師團師團長松井命的沖動都有了!
“八嘎!真是太八嘎了!”
也幸虧李德鄰所部遇到的是日軍第四師團,也就是大阪師團,否則,但凡遇到其它任何一個日軍師團,哪怕是一個旅團,只怕后果都會非常嚴重!
1939年日本和蘇聯在諾門坎展開大戰,大阪軍團北調去前線支援,結果命令下達后他們卻遲遲沒有開拔行軍,因為剛接到作戰命令,大阪師團的很多鬼子兵就生病住院了。
當然了,這些病號都是裝出來的,打仗他們不行,但偷奸耍滑,這幫大阪人卻是第一名。
從駐地到諾門坎,別的部隊都只需要四天時間,而第四師團卻足足走了10多天,且非戰斗減員非常嚴重,足足超過了一大半。
但必須值得一提的是,這幫大阪人的戰斗力雖然不行,但他們的命卻很好。
到達諾門坎當天,蘇聯就和日本停戰了,病倒的第四團將士也紛紛集體出院。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為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是丟盔卸甲、傷兵滿營,一片狼狽至極的樣子。
長沙會戰時,第四師團被劃為第11軍戰斗序列。
時任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讓第四師團打主力,結果令阿南惟幾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