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軍銜是由國民政府主席簽發的,一經任命永遠有效,不會隨著職務的變化而變化,除非晉升或者降級,這種軍銜任命時大部分會刊登在國民政府的公報上。
但是,職務軍銜是有變化的,顧名思義,軍銜會隨著職務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比如說,在抗戰時期我們經常看到任命某某為少將旅長、中將師長等,并且職務和軍銜是相對應的,如果職務變化,軍銜也隨之變化,也就是說職務軍銜是臨時性的,這種軍銜是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簽發的。
國民政府在軍隊中實行職務軍銜有什么好處呢?,一是可以讓軍官承擔更多的責任,便于在作戰中管理和指揮部隊,二是可以避免在戰后出現過多的高級軍銜,三是調整不同派系軍官的利益關系,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
我們感到混亂也正是職務軍銜造成的。
比如戴雨農,1945年3月才被正式任命為陸軍少將,可是此前他一直身穿中將的軍服,這是因為他的職務相對應的軍銜就是中將,他正式獲得陸軍中將是在死后被追贈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陸軍上校,其實是要比上校牛逼很多的。
特別是將官,其差距更是越發明顯。
因為正式軍銜,要比職務軍銜難晉升很多很多。
……
書歸正傳。
楊麟被授予陸軍上校的軍銜,以及獲得50萬銀元的獎勵,這些眾軍官都還能理解。
可是獲得青天白日勛章,這是中軍官所萬萬沒有想到的。
因為這勛章實在太難獲得了,幾乎代表了軍人最高的榮譽!
最關鍵的是,楊麟才是一個小小的上校團長。
雖然,在青天白日勛章之上,還有國光勛章。
但是,在1949年10月之前,僅有兩人獲得了國光勛章,其中一人是委員長,而另一人則是傅宜生。
所以,青天白日勛章,幾乎是軍人能獲得的最高等級的尋找,自然也代表了軍人至高的榮譽!
在目前為止,獲得此勛章的人還不超過百人,就連傅宜生也是才剛剛獲得不久。
在場的其余人,更是沒有一人獲得。
因此,饒是以楊麟的定力,也是有些微微愣神,連勛章都忘記上前領取了。
“楊麟,楊團長……”
這種激動的心情傅宜生十分理解,他笑著提醒了兩句,隨即將閃耀著光芒的勛章取過來,親自佩戴在了楊麟的胸襟上。
直到這時,楊麟才恍然反應過來。
“謝傅長官!感謝您與戰區的栽培,卑職定當繼續奮勇殺敵,報效家國!”
楊麟立正身姿,領受了勛章,然后趕緊坐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楊麟剛剛激動愣神,并非完全是因為得到青天白日勛章。
而是因為,系統提示給與的獎勵太炸天了。
以至于,徹底驚到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