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班多制作一些燃燒瓶,你們幾個班,在公路上中間多部署一些地雷……”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鬼子援兵很快就會抵臨這里,快,加快速度!”
楊麟在伏擊地來回巡視,因地制宜,指導騎兵營的官兵們如何根據地形部署火力工事。
好在趙家嶺地勢較高,居高臨下,又長滿了各種荒草和雜木。
所以,無需費太多功夫去構筑隱蔽掩體。
騎兵營500多名將士,在團座楊麟的親自帶領下,群策群力,短短半個多小時,就根據地形部署好了火力工事,并利用一些草木作為掩護。
做好伏擊前的準備楊麟立即讓弟兄們稍作休息,以期在鬼子大軍抵臨之前,盡可能恢復一些體能。
楊麟把部隊交給了劉驍指揮。
他自己則是來到了炮兵陣地。
沒錯,為了增加戰爭的容錯率,中銳團的騎兵營不僅增設了一個機槍排,同時還增設了一個炮兵排。
共裝備了8門90mm口徑的九七式輕迫擊炮,也就是小鬼子的小鋼炮。
這次伏擊作戰,敵我雙方的兵力懸殊較大,所以戰斗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盡可能的集中火力,給小鬼子造成盡可能多的殺傷,拉近雙方的兵力差距。
最好能一舉干掉鬼子的指揮官,打亂鬼子的建制和指揮系統,這樣才能有利于接下去的戰斗。
安排好一切,隨即,楊麟爬到了山嶺的制高點,他舉起夜視望遠鏡,視線沿著公路往方山縣的方向進行觀察。
隨著視線延伸到遠處,楊麟看到前方幾公里,有一支鬼子部隊真沿著公路快速行軍。
方向正是他們所在的趙家嶺。
公路上的鬼子士兵列隊行軍,隊伍足足有幾百米長。
敵人的兵力至少有1000多人,還裝備了大量輕重武器。
經過一番觀察,楊麟對鬼子的兵力和武器裝有了一定的了解。
……
帶隊的是一名鬼子中佐軍官,名叫松下奉武,現年24歲。
是吉野聯隊轄下步兵第一大隊的大隊長。
這家伙一路上趾高氣昂,不斷催促部下們加快行軍速度。
本來,松下奉武在這個年紀是不太可能成為日軍中佐的。
但是,因為他們松下家族和皇室有點親切關系,加上松下奉武自己也是一個少壯派的狂熱軍人,其行事風格和理念,正好和現在當權的日本內閣首相東條英機相吻合。
所以,他才能在短短數年間,從一個見習軍官,高升到中佐軍銜。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家伙也確實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
自參加侵華戰爭之后,便屢立戰功。
作為帝國最年輕的中佐之一,松下奉武未來前途不可限量,自然也就有了囂張的資本。
為了彰顯自己的軍人霸氣,相對于乘車,他更喜歡騎馬。
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松下奉武騎著一匹純白色的高頭大馬,率部來到了趙家嶺前。
看著身前身后荷槍實彈、列隊急速前進的部下。
再看看前方的趙家嶺,這家伙沒來由的眼皮一跳,心里隱隱約約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讓這之前還趾高氣昂的家伙,一下子變得有些不安,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吁!——”
松下奉武勒停戰馬,然后叫來了一名參謀,問道:“前面,是什么地方的干活?”
“報告大隊長閣下,前面是趙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