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的身上已經附著了汽油,又豈是那么容易撲滅的……
與此同時,在陳驍他們炸毀了鬼子輜重營地的同時,楊麟也對鬼子的彈藥庫進行了一番轟炸。
他雖然只有一人一機,但是因為有系統空間這個bug存在,其所造成的破壞力絲毫弱于陳驍他們。
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轟隆!”
“轟隆轟隆轟隆!——”
楊麟投擲的航彈,又引起了彈藥庫里面的彈藥的殉爆,爆炸的動靜堪稱毀天滅地,瞬間在地面騰起了一朵上百米高的恐怖蘑菇云。
周圍上百名護衛彈藥庫的鬼子之兵被吞沒其中,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炸得只剩了一堆骨頭和爛肉……
值得一提的是,飛行大隊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摧毀鬼子步兵混成第1聯隊的重要目標,如聯隊部、后勤陣地,戰車群,以及彈藥庫,和炮兵陣地等。
以至于讓敵人刺去有效的戰斗力和進攻能力。
因此,雖然楊麟他們的攻勢很猛,但其實對鬼子駐屯步兵第1聯隊的傷亡卻不是特別大,堪堪千余人左右。
顯然,主任務完成之后,楊麟并不打算就這么輕易返航。
就在他準備繼續對地面的小鬼子展開掃射攻擊的時候,一陣陣飛機引擎的轟鳴聲突然從遠處傳入了他的耳中。
這些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明顯與p51野馬戰斗機的引擎轟鳴聲有很大不同,因此,楊麟很輕易就判斷出了這是敵人的飛機,而且不止一架。
楊麟立即拿起望遠鏡,尋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觀察了過去。
“嗡!”
“嗡嗡嗡……”
但只見,遠處的天空中,鬼子的9架戰斗機以三架為一個戰斗小組,呈‘品’字形急速朝著他所在的位置飛掠了過來。
楊麟放大望遠鏡倍率,清楚的看到了鬼子戰機的型號,他的腦子里跳出了一堆鬼子戰機的數據分析。
飛撲而來9架戰機,全都都是97式戰斗機。
97式扎濃度計,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日本研制的一種單發單座的輕型戰斗機,特使日本陸軍裝備的第一種下單翼結構的戰斗機。
97式戰斗機才太平洋戰爭粗氣曾被日軍廣泛適用于中緬印戰場,由于該機良好的水平機動性,因此也被稱之為了“終極的輕型戰斗機”。
該機長7.63米,翼展11.31米,空重111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79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460千米每小時,航程800公里。
搭載7.7mm口徑的機載機槍兩挺,除此之外還可以搭載4枚25千克重的航彈。
該機在二戰初期絕對算得上是一款性能優越的戰斗機,尤其是在亞洲戰場。
在1937年與蘇聯爆發的諾門坎戰役中,日軍的97式戰斗機在空戰中,曾擊落了蘇聯孔捷的伊-15以及伊-16戰斗機,共計1252架。
其優越的性能可見一斑。
楊麟在看清楚敵機的情況后,立即放下了手里的望遠鏡,鬼子不僅出動的都是戰斗機,而且還是滿裝子彈。
再看自己這邊,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余隊員的彈藥都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如果進行空戰的話,明顯小鬼子的航空兵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