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這種說法,那還了得,百姓們及部分官吏的情緒頓時被引爆了。
感情小老百姓受害活該,那遵紀守法當順民還有什么意思,連自己孩子的安全都不能保證。
也不知誰領頭的,滿腹怒火的數千官民齊聚金陵府衙,喊著號子支持巡查使嚴辦,還說要送萬民傘作證。
一時江南地界震動。
消息傳回京城,上皇及皇帝都坐不住了。
皇帝八百里快馬傳旨依法嚴辦,任何人都不得阻止。更是派出心腹太監前往金陵,監督此案的審理。
上皇聽說涉及甄家,忙派戴權前往忠順王府,也不知交代了什么,反正忠順王像是不知道這事似的,整天躲在府里,沒有露面,更沒派人南下幫襯。
如此,賈瑕審理這案子的阻力大大減少,七上八下的心也落到了實處。
若是對方非要鬧個不死不休,承受壓力的還不是他。
如此,這案子便以雷霆萬鈞之勢在數日內審理完畢,順滑堪比絲綢,也真是讓人意外。
案子辦完,金陵城起碼空了二十分之一,不少本地毒瘤惡霸被清除,就連四大家族被牽涉進去的族人也被流放。
寶玉對此很滿意,借著這個案子,順便將族中違法犯紀的全都收拾了一遍,借刀殺人玩得賊溜。
相信經過這一回,族人會老實幾年,能少拖榮國府的后腿。
皇帝接到賈瑕的折子,知道寶玉在中間起到關鍵作用后,很是意外。
“什么時候勛貴子弟如此能干了?”他忍不住問夏守忠,“朕不信。”
夏守忠笑道:“若不是在金陵親身所見,奴才也不信。不瞞陛下,今年鄉試,這位寶二爺中了第三名呢。”
皇帝訝然。在他印象里,勛貴子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廢物,于國于民無益,但若是寶玉這樣的,絕對是人才。
暗衛頭子額頭冷汗直冒,上回調查這位寶二爺,就發現此子不凡,不管躲在哪里都會被發現,顯然人家的功力高過自家許多,不是能應付的。
“陛下,這位寶二爺是暗勁高手。”
皇帝眼睛瞇起,語氣冰冷:“暗勁?他似乎還沒二十吧,已經達到這個境界了?莫非榮國府還有隱藏勢力?”
“還寫了海外建國記,哼,這小子想干嘛,榮國府想干嘛!”
夏守忠忍不住腹誹,感情您還知道他寫過書。
在皇帝不滿的時候,寶玉已經辭別金陵,帶著茗煙返回京城。
此時,他正在和賈母敘話。
“沒想到甄家這么大膽,敢做斷子絕孫的人口買賣。”賈母唏噓道,“甄家還不夠富貴么?瞧瞧做的官,哪一個不是有成山成海的銀子入賬?”
“欲壑難填。”寶玉道,“人最難的是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