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秦比鄰而立,素有領土紛爭。秦正平7年,胡虜部族重傷夏君于西北,夏君不治身亡。王女司藤即位為君,秦君趁機發難,先占爭議領土,后搶夏邊境礦坑。后見夏屬國青陽叛出,又動心思起兵攻夏,連下數城!秦夏交戰三年來,夏軍在王女的帶領下,所向披靡,士氣恢弘!無往不利。黃水川一役后秦大敗,秦廷合議,交戰以來折兵十萬,財帛數萬,再無力與夏鏖戰。決意求和
秦國主即派使臣,手持符節,帶國書快馬至夏求和
夏陳兵黃州,數日后,雙方協定
秦稱屬國,愿歲奉貢百萬金,綾羅十萬。為表盟屬之誠心,特遣太子放至夏,修夏國政法,習上國禮儀。
“王上,秦此舉,臣以為,可受!”
“丞相既如此說,便如此吧!秦尤善織錦,蒼藍大陸的織品多出此國,奇貨可居呀!如今秦向我夏稱臣,邊境互通貿易,遣使人去秦,把那養蠶織錦都盡數學來,往后,我夏織造品才可不全仰仗他國。顏大人且去安排吧!”
一身兒薔薇隱紋挑絲金線,大紅宮裝的女人,眉眼精致,妝容大氣。坐在鏤雕著龍鳳圖樣的王座上,威嚴又優雅
“遵王命!”
“王上,老臣有本奏!”
胡須皆白的老國公,拄杖出列,顫顫巍巍地作禮后
“王上,您即位已6年余,彼時夏朝正逢天災,又有西邊胡人來犯,先王率眾將士力戰胡虜,守家衛國。景和4年冬薨于截陽。青陽國趁機反夏,領兵來犯!逢此內憂外患之際,是王上著白布孝衣,領兵戍邊,收復青陽,逐秦驅胡虜,以慰先王英靈!可如今,大夏政通人和,河清海晏,百姓安居樂業,您,您也該選王夫了啊!老臣懇請王上,早納王夫,以安天下民心!”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好嘞,又刷刷跪下了一大片
上頭端坐的夏朝王君-司藤,眉頭跳了跳
來了來了又來了
自打她三年前帶兵把胡虜趕回了關外,草原一眾部落皆做鳥獸散,又有大領主向她稱臣,她班師回朝后,朝廷里這幫子人,就盯緊了她的婚姻大事!還有暗搓搓送適齡男子進宮同她偶遇的,有直接一尺衾被裹了給她送床上的。
她今年也就二十有六,在臣子眼里,卻覺得她是多大年紀了似的,直恨不得她選上一宮的男寵,早日為夏誕下王嗣才好
見縫插針地要她松口,選王夫,誕王嗣,安天下
得,每回正事一議完,就聊這茬兒
看來,今兒已是無事了
“國公大人費心了,本君心里有數!無事散朝!”
司藤快步離了錦陽殿,她這王君當的,見天兒給人盯著要她找男寵,不然就給她選王夫!這國家河運待疏,邊民還要恢復生息的,西南邊又匪患未決,正是要這些朝臣勞心費力,為國獻策的時候,竟,都一門兒心思花她房里來了?不免跑的有點太偏?
前兩年她還能以為母守孝做推辭,如今三年已過,她確只能勉力支撐了
她父王母后一生恩愛,從青梅竹馬到舉案齊眉,她從小見慣父母恩愛,又哪里不曾悄悄幻想過自己未來的王夫?
父王戰死關外,家國動蕩的時候,她臨危受命,領兵護國,不說早已斷了小兒女心思,也是不比舊年天真
父王去后第三年,她對胡作戰取得全面勝利,為父報了血仇,在戰場手刃仇敵后,她母后就在這永安殿、與世長辭。去尋先夏君了
夏后一生都只是被父兄丈夫捧在手心,仔細疼愛長大的,當傳來丈夫身死的消息,她悲痛欲絕,幾度要隨他去。但,念著才將將20的女兒,小小年紀就要擔這家國重擔,她就不忍心這么留她一人,孤零零地擔這擔子
直到三年時間過去,女兒不負父望,成長成了那個夏朝子民敬愛的王君,她才放心地去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