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眾長老又跟燕開庭交代了一些門內的事項,還有建木大會的相關事情,如今冬日過去了一半,距離建木大會,已經沒有多長的時間了。
燕開庭沒想到自己成為了真人突然要面臨門內這么多任務,突然就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又沉重了起來,所謂越是強大,就越是要擔負起更多的責任,這一點,燕開庭還是在燕主的時候就已經體會到了。
不知不覺,冬天已經過去,門內也放出了消息,即將選拔一批優秀弟子去參加建木大會,一時之間,除卻核心弟子之外,普通弟子們都活躍了起來,紛紛報名,選拔活動在門內進行的是如火如荼。
不同于本內自己的弟子考核大會那樣嚴苛,挑選出參加建木大會的弟子,實際上就是能讓他們去體驗體驗,也沒有很大的要求,惟一的要求就是實力不能太不濟,畢竟是以小有門的名義去參加大會,若是弟子們實力太弱了的話,不免會讓一些其他門派看笑話。
一路選拔下來,孟爾雅和以冬都成功入選,算起來,小有門這一次一共派出了五百余名弟子前去參加建木大會。
這一次,無數來自門派中或者散修的強者將會參加建木大會,然而建木大會卻是由四大門還有七個中型門派共同舉辦。強者參加建木大會后,名字自動上榜,偶爾有沒在大會上露面,或者隱藏身份露面,然后在榜上暴出來的,都稱之為得神通的高人,得神通者均可自號,然而惟有浮圖榜上顯示的才得到公認。此世界億萬修士中得以上榜者不過一千一百三十一人而已,而四大門派當中的長老們,都是在浮圖榜上顯名了的。
本屆建木大會召開地點選擇在揚州與雍州交界處的萃英山,此山在修道界可謂是鼎鼎有名,因為此山是當今四大君之一的厭離君的出生地,并且,傳說當年厭離君突破大君境界,便是在此山上。再加上萃英山本就險象環生,與一些尋常高山十分不同,是以幾乎每一個修道人士,都會來到萃英山歷練一番,當然,也都是一些低級修士和上師而已。
選擇萃英山作為建木大會的召開之地,也是為了各位修道人士的方便而已。元會門作為領頭門派,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攬在了懷里,分配給自家弟子去做,以為門內爭取更多的參會名額。很多小勢力也想要更多的名額,能夠讓自家的弟子前去體驗一番,只是有著四大門派和七個中型勢力在前頭壓著,他們也是毫無辦法。
建木大會雖然名義上說誰都能夠參加,但是那只是對于一些散修,門派當中若是不加節制,很可能門派為了自家弟子,恨不得將所有人都派來,這樣的話,建木大會真正的意義就無法體現出來了。
本來,建木大會最終極的目的就是選出那能夠上榜的得大神通真人,其余的小魚蝦蟹,不過是來攪一趟渾水罷了。
這種小魚小蝦若是多了起來,反而弄得整個大會都烏煙瘴氣起來。
繞是元會門,也不過只能派出八百余名弟子參會而已,加上其余的三大門派和有七個中型門派,無數個小勢力,還有各個散修,加起來一共有一萬五千余名修道人士,人數之多,可謂是盛況空前。
其實門派之內的人數占的不到一半,更多的都是一些散修,但是主動來參加建木大會的散修都不是想著來賺取經驗的修士上師們,更多的卻是貨真價實的真人。
這就是為什么這么多人拼命想要擠破頭也要進門派的原因,進了門派,有了門派庇佑,就算不是真人,哪怕就是剛剛突破上師,也能參加大會,而沒有門派,作為一個飄零的孤草,一般都只有能夠成為了真正的真人,才會向著來沖擊一下榜單,沒有哪個小修士或者上師愿意來到這里受碾壓。
是以在建木大會當中會采取分層比試的賽制,真人絕對不會和上師分到一組里,上師只能和上師進行比試,這樣一來,實則在上師這一境界,就是各個門派當中的弟子們互相較量了。
小有門飛靈峰之上,尚元憫帶著五百余名弟子出發前往萃英山,雖然很多弟子已經去過萃英山,但是為了作為第二大門派所需要的排場,便安排了幾名長老帶領這些弟子前去,御劍飛行在上空,可謂是浩浩蕩蕩,規模十分宏大。
元會門自不必說,作為主要負責的門派,把百余名弟子已然到了萃英山,在萃英山腳下,建立起了一小片聚居地,如此規模宏大的建木大會,舉辦時間少則一月,多則一季。
小有門的弟子們幾乎是和其余兩大門派同時到來,一樣的在山腳之下選擇了一片平穩之地,建立起了一小片聚居地,建木大會召開之地則是在山頂之上,山腳下的一些村鎮怎么都不會想到,萃英山會迎來如此盛況的這一天。
三天之后,門派和散修人士陸陸續續都已到來,超出了眾人的預期,這一次前來的散修人士十分之多,一時之間人數竟達到了將近兩萬人,人們紛紛上山,按照自己的等級選取場地,與對方進行比試,一輪一輪地向上面打著。
小有門聚居地當中,燕開庭和付明軒兩人圍坐在一團篝火前,正討論著一些關于建木大會的事情,燕開庭第一次參加,很多事情雖然聽說,但是真來到了現場,又覺得迷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