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天氣轉寒。
操陽的事業算是鋪完了一小段路,目前并沒有偏離軌道。
不過,有些事情操陽小糾結了一下。
他的兩個小目標,到現在還沒有完成。
岳父大人不愿意投資,想把便宜讓給自己人都做不到。
現在博米的資本想出去,外面的資本想進來,十月底的時候,熊效格熊總找到了他。
熊效格是IDG在中國的話事人。
而IDG是一家美國的投資公司,全名叫做InternationalDataGroup,美國國際數據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出版、研究、會展與風險投資公司。
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風投。
1998年的時候熊效格代表IDG資本,跟中國簽訂了協議,將在7年內向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投資10億美元,支持中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如果要評價國內最牛批的投資人,熊總肯定能排得進前十。
熊效格算得上是中國牛人,他1991年就進入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工作。
在他全權接手亞太區事務后,IDG在亞洲多年虧損的項目開始全面盈利;
之后這人帶著IDG在中國國內進行投資,開創外資風投的先河,截止到21年的時候,前前后后一共投資了600多家企業,并且成功押中150多家優秀上市公司,在國內賺得盆滿缽滿,每年光是給IDG帶去的利潤就高達幾十億美元。
……
兩個人見面的地點是在西單附近的一家火鍋店里面。
雖然是火鍋店,可價格也不便宜,大概人均在70塊錢左右。
2000年的時候,這也算是高檔餐廳了。
熊效格是個湘潭人,本身就很喜歡吃辣,在訂餐館之前特意詢問過操陽的意見,操陽南北菜都吃,沒什么忌口,所以才約在這里。
“我啊,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可到現在還是吃不慣那邊的食物,”熊效格一邊涮牛肉一邊笑著說,“我做夢都能夢到家鄉的味道。
還是中國好啊。”
“是啊是啊。”操陽點頭贊同。
熊總他之前見過一面,當時是在深城,企鵝開股東大會的時候,熊效格代表IDG來的。
IDG到現在還持有20%的企鵝股權,操陽做夢都還想著怎么把這20%弄過來。
天公作美,現在熊總自己找上門來了。
該說什么才好呢?
操陽一想到這里,不禁有些啞然失笑。
……
不過很明顯,熊總今天來必然不是為了把企鵝的股權賣給他。
操陽也肯定不會認為熊效格來京只是為了跟他搞好關系,吃頓便飯這么簡單。
果然,吃了一會兒,喝了幾杯啤酒下肚,熊總就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到,“操總,你知道,我一直都很關注國家的發展,特別是國內的高新技術產業,我一直都認為前景很大,以后肯定能成為不小的發展力量,甚至超過米國。
而我們IDG這些年來,在國內投資了不少企業,秉持的原則就是大力支持國內的技術企業發展,為它們提供資金援助。
我這次來,實際上是代表IDG來的,我們很看好你的博米公司發展前景,希望能投資貴公司,購買部分股權。”
操陽微微一笑。
果然如此。
拋開雙方的立場不談,操陽對這個人的印象很好,熊總大概40來歲的樣子,長得很有親和力。
在操陽的記憶當中,熊效格有眼光有魄力,有膽識有文化,而且非常關心祖國的發展。
當時很多家國內企業如果沒有IDG的扶持根本就做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