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背靠國家科學院,有大批的人才儲備,可是卻放棄了走自研的道路,不然的話也不至于未來讓別人卡脖子。
不過操陽當老板以后也很能明白柳川的想法,商人嘛,賺錢是第一位的,搞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硬件技術,投入的成本非常高,而在短期內帶來的效益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有可能你每年100個億下去,一直砸20年,才能出個華為的5G。
所以當時很盛行的理念是造不如買,先富起來,通過經濟優勢再回頭造車。
其實也沒太大的錯誤。
誰能說得清到底是先造的成本小,還是后造的代價高?
可是,你不砸,就注定一輩子被人卡住喉嚨。
……
在IBM沒有被聯想收購以前,2000年的時候,它的服務器生產質量絕對是最好的之一,后來的戴爾、惠普、華為、阿里云才逐漸趕了上來。
最重要的是IBM是米國最早的計算機生產商,同時也是最開始跟中國開展合作的計算機巨頭。
當時在中國,能選擇的范圍其實不算多。
博米在服務器費用大概花了1000萬的樣子。
操陽的心在流血。
博米的儲備金已經不多了,根據財務經理的計算,大概還剩下2000來萬。
因為當年的網絡游戲還沒冒頭,大家也不知道這東西有多么的賺錢,所以下行的供應鏈就不夠完善,還沒有形成后來的服務器供應商租賃產業。
不然操陽完全可以靠租服務器來解決問題。
但是這還只是小頭。
未來的帶寬費用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想要維護100萬人的在線,光是每個月的帶寬,估計就是千萬級別的。
現在操陽只是按照50萬人最高在線來購買。
對此劉光然其實不是很理解:“老板,我們一開始預設這么多人是不是有點想多了啊?”
畢竟當時棋牌游戲大廳,人數最多的聯眾也就10萬人在線撐死。
現在操陽居然要一口氣估50萬人出來,總有一種瘋了的嫌疑。
不過自從操陽接手博米之后,做出來的事情沒有一件不讓人不覺得這特么就是個瘋子。
現在劉光然都有點習慣了。
有些人吹牛批,如果沒有實現那就是吹牛批。
如果實現了,那叫大預言家。
操陽雖然被劉光然像看傻逼一樣看著,不過他也像看傻逼一樣看著劉光然。
“你是不知道QQ的推送能力。等過幾個月你就明白了。”
……
————————————————————————————————————————————————
推薦朋友的一本書:
《我的重返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