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劉志平的一番闡述,平臺的概念就清晰多了。
就像曹陽現在讓劉光然做的【游戲平臺】,這個東西就是用來連接生產者(游戲廠商)和消費者(玩家)的一個平臺。
只要這個平臺存在,那么通過不斷地為游戲廠家和消費者進行服務,那么平臺就能獲得壯大和發展,用戶的數量和立足于這個平臺的生產者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劉志平是很認可曹陽做【游戲平臺】的理念的。
當年曹陽沒有把棋牌大廳叫做棋牌大廳,而是叫做愛爾游戲平臺的時候,劉志平內心就是一萬個臥槽!
他覺得曹陽簡直是一個天才,這個概念簡直太先進了。
也正是曹陽游戲平臺的概念一下子打開了劉志平的思路。
未來的很多大佬們,都很熱衷于做平臺。
比如說阿里的電商平臺,為賣家和賣家提供連接服務,從而積累了大量的客戶群體。
美團外賣、餓了么,為食物生產者(餐館)和食物消費者(干飯人)提供連接服務,從而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商家。
滴滴打車,為服務提供者(汽車司機)和服務消費者(乘客)提供連接服務,一樣獲得了巨大的用戶和服務提供者。
平臺是非常暴力的,雙向通吃的一種商業模式,而且一經搭建成熟,上下游就很難離開它。
這些是比較典型的平臺。
還有一些不是那么明顯的平臺——
手機是平臺嗎?
手機當然是平臺,手機提供的產品和消費者的連接可多了,任何在手機上的軟件和服務內容,都可以說是基于手機平臺開展的。
游戲機是平臺嗎?
游戲機當然也是平臺,它的作用跟【游戲平臺】的作用比較類似,因為功能比較單一化,所以只是提供游戲產品和玩家之間的連接服務。
平臺的概念不是單一化的,有可能平臺本身也是一種商品,而這種商品也有可能是建立在另外一個平
臺之上。
就像手機這個平臺,它本身又是用來連接滴滴這個平臺的平臺。
而阿里的電商平臺,又可能反過來成為手機的售賣平臺。
QQ則有可能是建立在電腦、手機等多個平臺之上的平臺……
它們彼此交錯,互相連接,根據需要進行身份的轉化。
這就是劉志平的平臺生態概念。
可以說,當他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就已經差不多把未來幾十年要做的事情都說了。
有了這個概念之后,找尋存在中間的這個平臺其實就容易得多了。
只要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你就能夠找到適合的應該做的平臺。
根本不需要你去憑空創造,瞎想一些有可能【發財】的點子,你只需要去觀察和發現,把平臺找出來,然后干他丫的,就能輕而易舉獲得成功。
聽到劉志平提出來的平臺生態,曹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以前有很多東西想不清楚,可是現在他都想通了。
世界上哪兒來的那么多創新?只不過都是遵循著需求來的而已。
就在剛才聽講的過程當中,曹陽大腦里面已經飛速地產生了n多個想法——
電商平臺、手機、餓了么、滴滴打車……
關鍵在于要先做哪一個的問題。
很多平臺都是非常燒錢的。
“那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先做什么樣的平臺呢?”曹陽笑著問到。
劉志平思考了一下,“我的建議還是先從互聯網信息和文化產品這幾個方向入手。”
“嗯?”曹陽看著他,等待著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