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公司在進行校園招聘的時候,都有一個流程和先后順序。
這是因為公司的hr和招聘團隊都是打包出門的,比如說博米帝都公司需要招人,那么各部門就選幾個面試官出來,跟hr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先去哪個城市,后去哪個城市,招自己想要的人才。
然后廣東博米,也就是企鵝這邊,可以自己帶一波人去做校園招聘,也可以把需求提給總公司,然后總公司一起把人給招了。
在正式招人的時候,會先問清楚應屆生們對于地點的選擇意向。
比如說前世的網易,可能打包一個團隊去招人,但是是為廣州網易和杭州網易一起招的,在填的表格里面就會有勾選項,看你是更愿意去哪個城市。
最后發offer的時候就會標記清楚,這個用人地點是在哪里,你應該去哪里報到。
這一次,博米采用的就是總公司打包招人的制度。
不過在正式進行筆試面試之前,會有一次校園招聘宣講會,相當于游戲行業在游戲發售之前的預熱行為。
招聘宣講會大概會比招聘團來當地進行筆試和面試的時間早一些,可能會早一個月,如果中間有跨年的話就會更久一些。
也有比較快的,大概在宣講會結束之后三四天,招聘團隊就會去到當地進行筆試和面試,具體都要看公司的情況。
所以一個公司要把各大高校,或者重要城市都跑一遍,前前后后需要花費1到2個月的時間,都很正常。
而且公司在跑校園招聘宣講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先主場再客場的順序過來。
主場的意思很好理解;
比如博米公司建在帝都,那么帝都就是博米的主場,博米的大部分員工都是來自清北,那么清北自然就是博米的主場。
網易的主場就是廣東。
阿里的主場就是江南地區。
所以自然而然,博米要先跑帝都,然后再繼續跑其他的城市。
……
在進行校園招聘宣講會的時候,同行業的大公司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態度,就是盡量避開競爭者。
比如說,金山10月10號去清大,那么博米可能就是下個星期,然后再下個星期是華為,中間隔著幾天的時間。
這個一般由校方跟大公司之間進行協調,為的是能保證自己的學生參加每一個招聘會,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就業率提高一些。
不過也有比較特殊的情況,真的有幾個公司非要湊到一起,這也是有可能的,在這種時候學校一般會安排多個會場,然后學生們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調整分配:
比如說一個寢室4個人,兩個人跑這個會場,另外2個人跑另外一個會場,到時候大家把招聘宣講的小冊子拿回來就行了。
小冊子才是最重要的,上面會寫清楚要招聘哪些職位。
……
04年的時候,計算機和微電子專業的人才,全國重點就那么多:
清大、國防科技大學、北大、北航、華科、浙大、北郵、電子科技大學、武大……
在互聯網巨頭當中,雷均來自武大、華為的很多高工來自華科,博米的人才大部分來自清北,步步高有不少電子科技大學的人……
電子科技大學是其中看起來最沒有名氣,但是計算機專業實力非常強的學校,在這一年單論計算機和微電子甚至能排進前三。
而北郵是因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訊領域和網絡相關的專業比較厲害。
百度的老板李彥宏,就是北郵出身。
郵電三巨頭的大佬們也基本上來自于北郵。
所以這些高校可以說是互聯網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誰都知道企業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每年一到10月份以后就跟打仗似的。
……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內的好多公知們宣揚《讀書無用論》,還經常搬出一些個例出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比如杭州阿里馬,一個垃圾二本,甚至是三本學校的學生,最后居然能夠成功創辦阿里,還將這家企業做成了全國數一數二的龐然大物。
同樣,企鵝小馬哥,一個雜牌學校,把企鵝做成企鵝帝國。
網易的徐播,一個初中畢業生,后來自己創建了金山多億,成為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報道上面還會經常拿一些名校學生跟普通學校甚至初高中畢業生來進行對比,名校學生木訥,是書呆子,不懂得社會人情,反觀那些高中就出來混社會的孩子,機靈、聰明,還能做出一番成就。
這些公知們宣揚的【讀書無用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誤導了不少國內的孩子們,特別是85后、90后這一波人。
他們剛好迎合了年輕人尋求個性,希望得到社會尊重,自由的天性和愿望,所以在2000到2010年這一段剛好是80、90孩子們正處于青春懵懂時期的時候接受了不少類似的觀點。
那個時期,【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甚囂塵上,與之并行出來的還有各種【成功學】和雞湯文。
但實際上,這反應的是一種社會本質,年輕人們發現上升通道越來越狹窄,想要改變自身命運和階級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他們才會對【讀書改變命運感】這個觀點到失望和反感,同時又因為壓抑更加渴望得到尊重,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被蠱惑。
這一段時期,同時是國外意識形態輸入最嚴重的時候。
但是,實際情況是——
阿里馬雖然是個二本,但是給他干活,成就了阿里馬的,大部分都是名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