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看著一臉茫然的眾人,微微一笑,“我把這個東西叫做——精準推送。”
“精準推送?”眾人低頭沉思著。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上網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世界的信息簡直是爆炸式的成長,什么東西都會在互聯網上得到呈現,每天每個人,其實都是信息的制造者,更何況是各種大企業,大國……
明星們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瓜,每天都有新聞在發生,每天每個靈越都有新鮮的東西……
當這些東西都充斥到網絡上的時候,其實就迎來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
大數據這個詞,要到2010年以后才會火起來,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而最早做【精準推送】的,要到2012年的頭條。
頭條倚靠著精準推送相關的智能算法,異軍突起,居然能成為和企鵝博弈的企業,真的是很不容易。
同時也說明精準推送有多么厲害。
“是的,”曹陽認真說到,“其實在數據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關注都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信息對于人們來說,都是冗余信息,他們并不需要這些,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們只會關注自己喜歡關注的事情。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對用戶的愛好進行分析和提取,最后給他們推送他們喜歡的東西。”
“開發出精準推送算法,這個模式可以應用到我們公司旗下的各個領域,比如之前說的,玩家們喜歡玩哪個類型的游戲,那么相關的游戲就會推送給他們,喜歡聽什么樣類型的歌,那么這個類型的歌曲就會更多地推薦給他們。
奇點小說上面,我建議是單獨增加一個推送頁,讓玩家能夠及時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同時當章節更新的時候,會在他所喜歡的推薦類型里面優先顯示出來。”
這也是曹陽堅持的,不重復造車輪。
一套人工智能算法出來,可以應用到各個產業當中,其實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當年頭條也是這么干的。
阿里因為重復造了兩套同樣的模式和系統,導致了很多資源的浪費,后來他們也轉型做中臺。
為了每個產品單獨做一套適配其實是不劃算的。
曹陽既然是過來人,他肯定比在座所有人都更知道這一點。
“嗯……”在場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兩位程序猿大佬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很棒。我支持。”劉志平抬頭鼓掌。
其他人愣了一下,也跟著鼓掌贊同。
因為從提議來看,沒有什么理由不進行支持。
精準推送,其實是有助于產品的推送效率提高的,同時用戶們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省掉了很多時間上的冗余。
時間就是金錢,對于用戶如此,對于博米公司來說更是如此。
同時因為精準推送,給用戶想要的,還能提升不少企業形象,讓用戶們更加依賴博米的產品,從而跟同類型的產品們拉開差距。
這個想法簡直是天才。
……
“可是,要怎么做到這一點呢?”吳文暉提出了疑問。
“這個就看我們的程序大佬們了。”曹陽笑著說。
劉光然和鄧裴強菊花一緊。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只要曹老板開會,最后必然是程序受苦。
劉光然一臉懵逼。
“這不是我的學習范疇啊,這要用到人工智能算法吧?”
“找人啊。”曹陽說。
“而且,這個東西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曹老板笑了笑,“從原理上來說,我們需要做的是對數據進行標簽化,同時也對用戶進行畫像定義。
舉個例子大數據分析,將客戶精準分類,具體可以細分為:年齡化、地區化,性別、愛好等進行精準區分。這樣,只要用戶使用博米的產品,平臺就會不斷的“竊取”用戶的相關興趣愛好,精準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