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作為一個重生者,理所應當利用自己的【高瞻遠矚】提前布局,為國家避開一些沒有必要的大坑。
比如說中芯國際。
其實曹陽有時候在想,如果當時上面能夠保一手張如京的話,會不會就會變得不太一樣?
算了算了。
想那么多也沒什么用。
能把訂單給中芯國際,就已經算是把源頭給理清楚了,到時候中芯國際有博米這個上游,慢慢就能發展起來。
曹陽一開始沒有進入芯片行業,一方面是因為缺少相關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中芯國際在,人家做得相當好,而且每年的收入也挺高的,去年營收9億多美元,已經比博米的營收還要多了。
你讓博米來做芯片,那不是白浪費錢嗎?
積累沒別人多,還要往里面砸錢,博米不可能攬下所有的事情,有中芯國際在其實挺好的。
……
曹陽看了看幾家公司的報價:
臺積電給博米這邊是350塊錢一塊芯片。
聯電是360塊。
中芯國際是380塊。
芯片反而比屏幕便宜,這倒是曹陽沒有想到的。
其實對于曹陽選中芯國際,劉強是有些小驚訝的。
按照正常的商人思維來說,當然是選物美價廉的,畢竟臺積電給的報價最低,而且他們的生產工藝最好。
這幾家都是中國企業,唯一有差別的就是前面兩家是中國寶島,中芯國際是大陸企業。
可是既然老板說要給大陸企業,那么劉強也不好說些什么。
反正最后都是90nm,區別不大。
曹陽花了一個多小時,跟劉強把所有的零件商家都梳理了一遍,將結果敲定下來。
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曹陽優先選擇國內的產業。
畢竟整個智能手機,需要上下游幾十上百家企業共同協作,這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為國內打造良好的生態其實是非常關鍵的,這將孵化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技術。
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就是屏幕、芯片、電池……
其他的攝像頭、印刷電路板、機殼、組裝……
七七八八算下來,一臺博米智能手機,大概成本在2000元的樣子。
還真的不便宜。
怪不得前世的手機賣得那么貴。
特別是蘋果系列,簡直死貴死貴的,一出廠4G內存的就要499美金,折合軟妹幣4000多塊錢,加上關稅,到國內售賣的時候大概是6000塊錢的樣子。
“關于定價策略方面,找人多做一些市場調研吧,看看什么價位比較合適。”
反正按照曹陽的想法,到時候可能免不了要跟蘋果打價格戰。
但是也不能太低了,不然會遭到米國那邊反傾銷制裁。
……
兩個人把所有的細節都商定下來以后,曹陽離開了手機制造廠。
劉強站在樓頂上,默默看著窗外。
他嘴角微微上揚,覺得自己跟了一個好老板。
曹老板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這一點跟很多商人不太一樣。
其實要是按照正常商人的思維,肯定選擇報價更低或者質量更好的,曹陽不一樣,他是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多選擇大陸產業。
不然的話,按照劉強最開始擬定的最優方案,至少能把成本壓縮到1600塊錢的樣子。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