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爺子帶著袁小魚在鎮上玩了半天,然后準備往家走。
袁小魚問道“爺爺,出山的路就只有咱們來的時候這一條嗎?我看山里也有人家有牛的,那牛咋上去的?”
“那倒也不是,按理說,下山的路就是咱們屯子前邊的那處山澗,只是下邊河水太急,只能冬日里上凍后走。
來的時候這條路算是一條相對的近路,穿過楓樹溝再往黑山扈那邊出山的路好幾條,其中最遠的一條盤山下去要走小半日,路還算是平坦就是耽誤功夫,牲口都從那邊進山。
還有黑山扈的人都是從那邊下山,因為往這邊來路程沒差多少,屯子里有牛車腳力,早點啟程,天黑前倒是也能進山”
袁小魚瞬間就明白了,不是沒有路,而是太遠了,這么一折騰,估計到了鎮上都要到下午,天黑走山路絕對危險重重。
而坐得起牛車的人家恐怕是不多的,所以楓樹溝和柒峰屯的人才會冒險走近的路,也節省時間。
袁小魚琢磨了一下,然后又道“爺爺,家里可不可以蓋瓦房?”
“行,魚兒想住瓦房,咱們就蓋”袁老爺子幾乎都沒想,就一口答應。
袁小魚又和老爺子幾個說了說自己有水泥的事,山里的房子蓋得都很結實,袁小魚準備在土坯磚外抹上水泥,然后屋里抹上膩子,再刷白漆,就會亮趟很多。
而水泥外邊還可以抹上厚厚的泥巴做掩飾,這樣房子還是土坯的,只不過都是瓦頂,在村里也不顯得突兀。
回家的時候很是順利,雖然拿了不少鴨蛋回家,山里鴨子多半都是野鴨子,自己養的不是太多。
已經走了三次的山路,袁小魚也適應了,一路說著蓋房子的事很是興奮,袁老爺子幾人都配合她說話,怕她再害怕。
回到家后,袁老爺子將幾個兒子叫到身前,想了想道“眼下,先將月兒的婚事給辦好,肖家我去看了,人家不錯。
之后就是侍弄梯田,然后插秧,等插秧成功后,咱們家就先蓋房子,魚兒那......,孩子想住瓦房,回頭老二和你大哥去窯廠看看,算算咱家需要多少瓦。
老大去將坡上多占的5畝荒地的銀子,還有咱家擴宅基地的銀子都給你三叔送去,讓他有時間下山將地契什么的都辦好”
“是爹”
“好,爹”
“家里如今不缺糧食,過去的時候別空手帶些新糧種給他家,囑咐好了先別聲張。今年咱家改插秧種稻,看看和老法子的稻種收成比一比”袁老爺子又補了一句。
老太太麻溜的下炕去了西屋,然后自己搗鼓給村長袁厚土家里送的稻種。
袁家人再次忙乎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袁月回來的原因,袁旺的課也停了,袁老爺子準備在袁月出嫁之后就送袁旺、袁宇和袁忠去府城的學堂。
家里的梯田還在侍弄,袁永安夫妻按照約定帶著袁月下了山,袁小魚沒有跟著去,而是和奶奶躲在一個房間里邊嘗試著做咸鴨蛋。
袁月坐在茶棚之內如坐針氈,知道暗處不知道哪個小子暗中看著自己,就又害羞又期盼。
方氏和大弟媳秋氏說著家常,方氏心里也是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