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這醫術……針灸之法御氣九針、通玄指法、靈犀一脈……”
對醫書,蘇書墨毫無抵抗力,他從中醫學院畢業,看了各種醫書。
什么《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
什么《子午流注針經》《難經》《神農本草經》《養生要論》等。
唯獨這茅山道派藏書館內,這些醫書上,記載的行醫治病的醫術,以及一些用藥的方子,那是聞所未聞。
真正歷史上很多著名的茅山宗師不但道術高超醫術也高超,比如東晉的葛洪和南梁的陶弘景。
蘇書墨對這些珍藏的醫書典籍,倒是津津有味的翻閱看了起來。
不知不覺,他翻閱了一本又一本。
奇怪的是,他越看越快,幾乎是一目十行,還能過目不忘。
那一本一本堆疊起來的醫書典籍,看完之后,全然印在了腦海中,形成了他的醫術補充。
仿佛間,他的醫術造詣,立即進入了另一種新天地。
那是他之前完全無法抵達的境地。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他把所有的醫書,都看完了之后,仍是意猶未盡。
他站起身,慵懶地舒展了一下筋骨。
轉身看了一眼藏書館外,驚奇的發覺,原來,這已經是南溝村的那一座茅山道廟了。
廟外,西山山頭,映著一抹血紅的落日,照在窗欞上。
鄉野山村,旖旎風光景致如畫。
蘇書墨踱步,走出了藏書館,抬手搔了搔后腦勺,一臉狐疑。
這,一天天的,到底發生了什么?
明明站在幻境之門,觀戰清風道士激戰九頭鬼王,轉眼,又是在茅山道廟的藏書館。
趁著還沒天黑,蘇書墨決意走出茅山道廟,下山去南溝村,打探、打探。
先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其次問詢那位搭便車的紅衣女子,是不是在南溝村真的死了。
想到這兒,蘇書墨快步離開了茅山道廟,剛準備從一條羊腸山徑,往山下走去。
奇怪,怎么突然涌現起一絲虛弱感呢?
有著一種頭暈目眩,讓他險些摔倒。
難道是久未進食,餓暈了嗎?
正好,下山去南溝村里,跟那些村民,討要些食物充饑。
于是,他闊步下山。
不知為何,越是離開茅山道廟,越是讓蘇書墨感到特別冷。
一種涼颼颼的感覺襲來。
怎么會這樣呢?
時值清明時節,在南溝村的周圍山脈之間,不少的墳墓,許多村民三三兩兩,帶著祭品,往墳地祭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絲凄涼哀婉,讓蘇書墨心底油然而生出感慨。
“大叔,去祭祖呢?”
下山之后,走在村路上,蘇書墨迎著一位提著祭品的中年大叔,打了聲招呼。
本來,像南溝村這樣的窮鄉僻壤之地,民風淳樸。
外地人來,打個招呼,問個路,這些村民一貫都比較熱情。
然而,令蘇書墨驚奇的是,這位中年大叔像是沒有看見他似的。
抑或說,把他當做空氣一樣,直接從他站著的位置,穿透了他的身子,走向不遠處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