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那本書可能被我隨手丟了吧。”
張延齡隨口敷衍。
崔元大驚起身道:“這……這可如何是好?聽長公主說,德清長公主最近為這本書茶飯不思,日漸消瘦……”
張延齡差點就要罵出來。
誣賴人也沒這么賴的,隨手順本書就說是母親遺物,咋不說是原作者唐人陳鄭氏手寫的孤本找我賠錢呢?
張延齡沒好氣道:“當日拿走時不說,這都過去多少日子,書哪有那么容易找的?你覺得我張某人是那種喜好收藏書籍之人嗎?不如崔兄你先回去,這兩日讓家仆各處看看,找到之人必定差遣人將其送回。”
崔元臉色也很無奈,起身道:“那就希望建昌伯能掛心,能為德清長公主把母妃遺物找尋到……唉!”
最后這聲嘆息,似是別有深意。
……
……
張延齡將崔元打發走,到自家剛整理出來的書房,將從永康公主府拿來的那本《女孝經》找出,隨手翻看了一下。
看到上面密密麻麻朱紅筆所提的小字……
想抹去怕是沒希望。
似乎作本假的出來是最好選擇,但既是德清公主母親遺物,怕是連上面的氣味都熟悉,這種貼身之物光靠作贗是沒法仿的……
好大的難題。
便在此時,蘇瑤拿著賬冊進來,見張延齡拿著一本書在看,好奇問道:“老爺,這是何物?”
“哦,一本書,你也該看過,是《女孝經》。”
蘇瑤瞅了瞅,她所見過的《女孝經》,可沒有像張延齡手上這本的,除了本來黑色的字體,旁邊居然還有密密麻麻的紅色小字,不似毛筆寫上去,字太小都看不清楚寫的是什么。
“老爺,這《女孝》上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朱字?不知何人所書?”
蘇瑤只是好奇一問,未有深意。
但卻好像是啟發了張延齡。
張延齡一拍腦門。
對啊,誰都知道我張延齡不學無術,莫非還有人覺得我有點評書籍的嗜好?
就算真有人覺得我有,也不會認為我能寫出這么多密密麻麻的字,也不覺得我能寫出那些離經叛道卻有哲理的內容。
我用親手所做的蘸水鋼筆所書的字體,你們有本事來揭穿這是我的字跡啊!
“外面撿的一本書,也不知是哪人在上面亂寫亂畫。”張延齡笑著湊過去,在蘇瑤耳邊道,“還是我家瑤瑤明事理,我這就找人給事主送回去。晚上跟小狐貍洗白白等我回來。”
張延齡說完便出門。
蘇瑤面紅耳赤的同時,也是一頭霧水。
我不過問問那些紅字是誰寫的,這就叫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