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笑道:“就算是背黑鍋,這個人選也一定是他!崔兄,咱的態度可要堅定,或是崔兄你擔心他在陰陽術數上的手段?比如說給你下蠱,弄個小稻草人,扎幾針把你給害了?”
崔元道:“這……建昌伯言笑,巫蠱之術在下是不信的,不過他在陰陽術數上的書籍,在下有幸拜讀,他的確是很有研究的,他曾經預言過很多事,都應驗,民間稱頌他是劉誠意在世,他平時也自稱能匡扶大計,或許他給自己測命以后能位極人臣吧……”
一個地方官敢自詡能“匡扶大計”,乍聽來,都以為他是想以后位列部堂,成大明股肱。
但張延齡知道,此人是想給寧王造勢,好死不死的這一代的寧王朱覲鈞馬上要掛了,他位極人臣的夢想要泡湯,但將來他還真跑去匡扶朱宸濠造反。
“崔兄怎么不認為他是要造反呢?”張延齡問道。
“建昌伯,您可別言笑。”崔元明顯被嚇著了。
張延齡道:“他跟寧王走得近,臨走時菊潭郡主親自來送不就說明問題?寧藩從立國開始,一直有不臣之心,他這話其實也想說,將來他能輔佐一個人造反,最后他再位列上公成為劉伯溫、姚廣孝一般的人物,你以為他真有機會在當朝位極人臣嗎?”
張延齡的觀點很新奇。
崔元思索了一下,隱約又覺得張延齡說得有道理。
張延齡笑道:“怪就怪,這年頭任何一個想造反的,都覺得自己身邊必須要有個姜太公一般的玄幻人物,方能成大事,連大明朝的太祖、太宗皇帝身邊都有這般能人。”
“有需要,這種人就會有市場,或許就有人想自詡為這般的能人,讓人在造反的時候拉他一把。哈哈!”
以張延齡的看法,大明朝朱元璋和朱棣成事,都用了精通堪輿玄空之術的人物,在皇家看來,這就是有上天相助。
李士實這樣自詡為姜子牙、諸葛亮的人物就有了自己的市場,后來李士實也的確是作為國師一類的人物加入到寧王叛亂一邊。寧王叛亂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朱厚照胡鬧惹得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朱宸濠手握重兵似乎當皇帝是一蹴而就,就是生不逢時遇到個王守仁,王守仁可不單純只是個喜歡做文章、紙上談兵的腐儒,那可真是有能耐的。
“建昌伯,既然山東都已對您有如此的防備,咱去了……是否會有麻煩?”崔元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安危。
張延齡笑著安慰道:“沒事,山東都指揮使司隸屬于左軍都督府,逢年過節還會往我府上送禮,算是自己人。”
崔元道:“我說建昌伯,您就別安慰在下,在下其實知道,山東如今兩位指揮僉事中,一人可是鄔祐,此人可是上一位衍圣公的長女婿,也就是……之前您抨擊那位的姐夫,你這么到了人家的地頭,人家能讓你有好日子過?”
崔元顯然是做過功課的。
他所說的鄔祐,是著名武將世家鄔家的人,年輕頗有功勞,如今是兩個山東都指揮使司指揮僉事之一。
更關鍵的是,這個鄔祐的正妻乃是孔弘緒的長女,他是孔聞韶的姐夫,之前張延齡讓孔聞韶在京城鬧出那么大的丑聞,鄔祐作為跟孔家姻親,能不趁機暗中使絆?
張延齡笑道:“這一代的衍圣公可沒嫁女兒,就算鄔將軍真的看我不順眼,但如今的掌印都指揮僉事又不是他,怕什么?”
山東都指揮使司,名義是都指揮使管事,但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多不常設,如今掌印都指揮僉事是王瑾,此人年老持重,之前對張家兄弟也多番送禮,為的就是能更進一步,能到指揮同知的位子上。
大部分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同知都是勛貴掛職,想爬上去除非是有極大的戰功,封侯封伯才有機會,就算有戰功,也必須在朝中有很強硬的后臺。
崔元看張延齡如此自信,才稍稍松口氣。
“建昌伯,您看現在我們用如何的計策能成事?要是跟李藩臺為敵的話,就怕到地方上,您帶來的人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