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昌伯府抄出幾十萬兩銀錢的事,當天還沒入夜,就已傳到街知巷聞。
大明朝最大的功臣,突然就變成了大明最大的蛀蟲。
這讓本來已將張延齡神話的那群人,感覺跌落谷底,很多被其他的文官和儒生,都覺得自己的春天要到來。
“外戚就是外戚,給他臉,他也上不了臺面!本性暴露啊!”
這是一般文人對張延齡普遍的看法。
也是張延齡之前得罪的儒生太多,沒事就喜歡跟儒生對著干,大打出手都是家常便飯,人家人身的都受到威脅,怎會在輿論上對你張延齡有一絲的偏斜?
在你倒霉的時候,誰都會落井下石。
這也是“人心所向”。
內閣值房。
幾位大學士馬上要結束一天的工作,除了當晚劉健會留下值守之外,其余幾人都會回府。
“賓之,你看,這是刑部剛送來的奏本。”徐溥從外面回來,帶回了最新的案情。
李東陽打開來看過,隨即臉色又陷入到沉思。
劉健和謝遷也都過來查閱過,臉上似都多了幾分輕松。
如果說之前只是十拿九穩的話,現在估計已經是十拿十穩,甚至可說是萬無一失。
劉健笑道:“賓之還會覺得,其中有何蹊蹺嗎?若非他真的是從寧王手里得到那么多錢糧,怎會一次就拿到數十萬兩的財貨,更別說還有財貨在各地變賣……他這是自掘墳墓,一次還解決了朝廷的錢糧緊缺問題,可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對于正統的文官來說,這簡直是可以值得慶賀的喜事。
張延齡自己把自己坑了,沒讓文官自己出手,正應了當初徐溥所定的策略,等外戚自己犯錯就行。
現在張延齡倒臺了,馬上要落罪了,死不死不知道,估計可能最后能保一條命,但政治生涯肯定是完了,從張延齡府上抄沒出那么多的錢貨,朝廷用度緊張的問題也解決了……
我們簡直是躺贏啊。
李東陽卻沒有絲毫的寬慰,臉色反而比之前更加凝重。
“賓之可是還覺得有問題?”徐溥看出一些苗頭來。
李東陽道:“諸位不覺得,此事過于順利了?”
其余幾人不由面面相覷,由謝遷問出口:“他要秉公判壽寧侯,以至于兄弟鬩墻,朝堂詭辯,再到陛下出面……而后查明案情,沒有你所說的順利,反而有些曲折。”
“那此案是幾時爆出來的?”李東陽問道。
謝遷想了想,道:“是昨日。”
李東陽點頭道:“才一天時間,案情就已經水落石出,可之前的寧王謀逆案,前后歷經數月而無線索,你們不覺得事情太過于詭異?尤其是經此一事之后,誰還會保寧王世子?”
謝遷苦笑道:“別說是保,沒趁機踩一腳就是好的。”
徐溥道:“難道說賓之覺得,這是陛下跟建昌伯布的局?”
李東陽沒有下定語,顯然他已有這方面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