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乾的話,猶如一把把大錘,狠狠的敲在祠堂內每一個人的心間。
坐在徐順乾身邊的那個徐家十三太爺,也是神情連連變換,目光閃爍著,也不知是心虛,還是因為別的什么緣故。
·······
三月初八,大吉,宜出行、喬遷、祭祀。
勇毅侯府忽然廣發請柬,邀請金陵城中各家世家大族之中有名望的耆老尊貴,齊聚徐氏宗祠,說是要見證一樁大事。
就連江寧知府也收到了請柬,勇毅侯徐家作為江寧府最大的地頭蛇,便是江寧知府這位封疆大吏,也不敢輕視,帶著人去了徐家。
朝陽初升,粼粼金光斜斜灑落,黑瓦白墻之間,是通體刷著棕紅色深漆的古老祠堂,一根根一人合抱的巨柱撐起了這寬闊古樸的徐氏宗祠。
一大清早,天色不過才將將蒙蒙亮的時候,徐氏宗祠便中門大開,將昨日就收拾的整潔干凈大庭院展露于人前。
中門之前,自有侯府安排的管事小廝在門口唱和迎客。
如今勇毅候徐青睿不在,侯府里的女眷自然也不好拋頭露面,負責接待招呼客人的,自然只能是侯府的老二徐青彥和徐青睿的嫡長子徐明經。
未多時。
祠堂之中,徐氏一眾族老以及城中受邀而來的耆老尊貴便盡皆匯聚于此。
年長者,位高者在上首,其余人等依次而坐。
祠堂周遭,里里外外圍滿了金陵徐氏的族人。
徐氏一族當中,但凡過了束發之年且在金陵的男子,都被叫來了宗祠,其中不乏有衣著華麗,錦衣佩玉,氣度不凡的富貴人。
當然也不缺穿著廉價耐穿的麻衣布鞋,衣著簡陋尋常,只做尋常百姓打扮的徐氏族人。
徐氏一族傳承至今已有百余年,族人之中也難免呈現兩極分化。
富者仍富,窮者愈窮。
偌大的祠堂里頭,屋里屋外,光是徐氏族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便有百余人。
眾人交頭接耳,相互見禮招呼,許久未見的熟人們敘著家常,言談間難免問起緣由。
徐氏族人自然早早就被族老們囑咐了,可外人一提起此事,神情還是有些不自然。
稍微有些眼色的,自然便不會繼續追問。
辰時正刻。
只聽得大門之外,忽然傳來一聲嘹亮高喝。
“宥陽徐氏,徐青山、徐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