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王破敵眼睛驟然一亮,脫口而出“西夏”
話已出口,王破敵自己都震驚了,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
“怎么會是西夏”王破敵不禁喃喃自問。
徐章卻道“怎么不會是西夏”
大宋建國百余年間,光是和西夏之間的戰爭,就持續了差不多近百年,一直到先帝慶歷年間,已經故去的蔡大相公經略陜西之時,帶領西軍和西夏對峙數年,數次擊潰西夏攻勢,還收復了榆林沿線不少城池,在榆林城布下重兵,據西夏與榆林以西。
當時的西夏除了面對西軍之外,還要面對來自于遼國方面的巨大壓力,遼國的軍力,便是在三國之中也屬前列,最后西夏這才迫不得已,和宋朝簽訂了盟約,向宋稱臣,而大宋每年都有歲賜送往西夏。
這得之不易的和平,持續至今,已有快二十多年了。
如今蔡大相公早已故去,先帝也已經賓天,新登基的小皇帝年不過十二,如今宋國朝堂之中,執掌朝政的乃是當朝太后曹氏。
而契丹方面,如今正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欺負西夏,西夏對關中之地再起覬覦之心,其實并不算奇怪。
西夏雖占據數州之地,還把持著絲綢之路的要道,可西夏境內卻并不富庶,甚至于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杳無人煙的荒漠沙丘,根本沒有辦法進行耕種。
先唐時期,長安可是都城,關中之地的富庶且先不說,光是關中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廣袤的土地,就是西夏一直可望而不可得的。
西夏一國,滿打滿算兵力也超不過四十萬,要供養這么多的軍隊,僅憑著西夏那一畝三分地得來的稅收,可遠遠不夠。
更別說那宛若吞金巨獸一樣的鐵鷂子了。
西夏以鐵鷂子橫掃西北,從無抗手,不論是西軍還是契丹的軍隊,可都沒少在鐵鷂子身上吃虧。
也幸好西夏境內,除了商路暢通之外,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可礦產這種東西,是可以被開采殆盡的,是以這些年來,西夏才會想方設法的不斷往外擴張,甚至于為了搶奪幾個水草豐美的牧場,不惜耗損國力,和現下疆域最為遼闊,軍力最為強盛的契丹開戰。
王破敵眸光閃爍著,臉上神情連連變換,最后看著俆章,有些忐忑的問“侯爺是說,西夏會趁機出兵犯邊”
西夏可不是吐蕃東部這些個散兵游勇可以比的,吐蕃東部說是可戰之兵加起來能有十萬人,可實際上真正能夠拉出來打仗的,估計能有個七成就不錯了。
像這次瞎吳叱領軍攻打秦州,為何就只帶出了三萬人馬,除了是因為要留下人手守著自己的大本營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兵員的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