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眾人看來,朱厚熜如此大費周章,絕非只是如此而已。
就像打了半天雷,烏云密布一日,卻不見任何雨滴,這就不免讓諸勛戚感覺一絲意外。
蓋皇帝所言,不過老調重彈而已,最后勛戚子弟,該如何還是如何。
也就表明,這是一句廢話而已。
洪武五年詔令都不管用,難不成正德十六年詔令就有用?
只怕詔令發下去,也是廢紙一張。
蓋勛貴哪怕不認真讀書,爵位總不可能跑得掉。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像科舉士子一般,窮經皓首?
“當然并非如此,朕之思乃若諸勛戚考核不過,則暫時不可承襲爵位,何時考過則何時承襲。
若父無法考核通過,而子考核通過則授子,以此類推,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聽后當即心有戚戚,皇帝這是殺人不見血,擺明車馬就是不想繼續讓勛戚承襲,來了一招陰招罷了。
但這陰招卻又是光明正大見得光之事。
因為朱厚熜根本未曾說過不讓承襲爵位,只是承襲爵位現在有了前提,那就是必須能夠過得了國子監考核,不然不授,且還可以跳過第一承襲人。
比如父親張三沒有考核通過,兒子張五也未通過,孫子張二還是未通過,但曾孫卻通過,于是爵位直接越過父、子、孫三人,變成曾孫。
這讓大家如何說?
以前是對于勛戚考核不過者,奏報,但確并無明確規定懲戒,可如今卻直接將懲戒給規定,這讓大家如何受得了?
讓勛戚當米蟲不好?
非要讓大家漲本領,好威脅皇家?
但這些話又無法說出口,畢竟眾人根本無理由拒絕,難不成枉顧太祖法令,不肯送子嗣讀書?
緊接著朱厚熜又送上一個大餅:“朕今年少,又素遠在興府,故而待開經筵之后,爾等將府中嫡支且與朕年齡相仿者,俱送入宮,為我伴讀,日后好委以重用。
而家中庶子者,一應皆需入科,不可繼續于家荒廢度日。”
至于各府嫡子能否重用,對勛貴而言并不重要,重要在于可以陪伴皇帝經筵,一舉成為皇帝心腹。
這除了當初開國,太祖皇帝為懿文太子選過伴讀以外,之后一百余年,可是再也無人能夠享受這般福分。
如今皇帝再提勛戚子弟伴讀一事,這讓諸勛貴不免有些心動不已,至于后面一條自動忽略,因為不重要。
眼下皇帝給了兩個選擇,如果同意則以后勛戚子弟,皆可為皇帝、太子伴讀,若不同意此事作罷。
眾勛戚思索半天之后,最終還是點點頭:“臣等以為甚是,往日憊懶,使祖宗顏面掃地,今臣等歸家之后,必定嚴加管教子弟,以免再有往事發生。”
終歸還是朱厚熜給的利益夠多。
勛戚也想的非常明白,只要能和皇帝關系親近,屆時所謂的考核,還有什么用?
爵位不是早晚會到手?
“如此甚好,爾等下去準備一番,朕不日即將下令!”
暫時把這幫老狐貍忽悠住的朱厚熜,心情已然愉悅不少,故而笑逐顏開對著眾人吩咐一句。
“臣等遵旨。”
ps:零點來推薦,至于效果尚且不知,后面一章,白天再發,求追讀、求推薦、求收藏、求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