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落座之后,內侍這才開始端上菜肴。
清晨早飯并不豐盛,僅僅是一鍋瘦肉粥,一碟酸豆角、醬菜,以及一堆肉包子。
朱厚熜率先下手,左手拿著包子往嘴里塞,右手拿著湯匙,往眾妃嬪碗里舀肉粥。
期間大家秉持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只聽到朱厚熜大口咀嚼,以及筷子刮碗的聲音。
很快幾人便將早飯吃完,朱厚熜漱口擦拭嘴角,然后問楊瑤宸:“楊先生近身體來可好?”
“回稟圣人,聽臣兄說,臣父自從專修《實錄》之后,身體逐漸好轉,現在每日能食肉兩斤。”
楊瑤宸頗為拘束,不過朱厚熜提問,她也不敢不答。
而且楊瑤宸總感覺,朱厚熜這是弦外有音!
“好呀!我便是怕楊先生操勞過度,因此讓老先生專修國史,好讓他輕松一點,如今看來確實有用。”
朱厚熜聽后眼珠子轉動了一下,隨后展顏大笑。
楊瑤宸小心翼翼的回答:“這都是拖了陛下的洪福,若不是陛下體貼臣子,家父何如這般清閑?”
“那升庵最近何如?”
楊慎自從大禮議敲定之后,就一直稱病在家,而且嚴閉四門,連昔日好友都不與相見。
“臣兄身體偶染小恙,因此一直在家里養病。”
“染病!只怕是心病吧?”朱厚熜眉頭一挑,心里暗自揣測。
不過眨眼功夫,父親倒臺,他昔日的光環全都不見,而且因為外戚身份,也導致他在官場舉步維艱,有病這是正常事。
不過當著楊瑤宸的面,朱厚熜根本不好說出這番話,沉吟一會兒之后道:“如今儲君已然確立,但太子不可無臂膀,韓雍。”
韓雍匆匆走上前來:“臣在!”
“傳朕旨意,改楊廷和為太子太傅兼文華殿大學士、改謝遷太子太傅兼左春坊大學士、改費宏太子太保兼右春芳大學士,加郭旭為。
加王守仁太子少傅、詹事府詹事掌府事任掌國子監,改湛若水太子少師詹事府少詹事,改楊慎為太子少保詹事府少詹事。
另選勛戚建東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有郭旭為東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掌司兵事,專職教授太子。”
王鏊的舉動倒是提醒了朱厚熜,皇太子是確立了,但不代表國本就能穩固。
想要這件事真正落幕,那就需要給皇太子加臂膀。
而朱厚熜這次選的人,幾乎全是反對大禮議的,但他們如果和太子扯上關系,那么他們也會選擇誓死保護太子權益,不然換了太子,這些人全都沒有好下場,歷史可是有著足夠的見證。
為了鞏固太子地位,他又不惜拉來勛戚給朱載圳做臂膀。
可以說這個安排已經是穩如泰山,任何人想要反對太子,首先需要過了東宮左輔右弼這一關。
換太子不是換皇帝。
換皇帝有的人或許可以活著,甚至能夠加官進爵,但換太子不同。
一旦換了太子,這些人九成九都是罪人,即使沒有被殺,基本上也是仕途終結。
因此這些人會為了日后,拼命的鞏固太子權位,甚至達到太子犯錯,這些人出來頂缸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