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份赤氣相當于二十份左右白氣,所以這團云氣就是顯示的我尚未完全轉化、融入這個身份的力量——大約是白氣一千。赤氣三十份左右。”
“待完全轉化、吸取之后,足以將這命格拓寬、完全轉化至淡紅,還能剩余大半。”
林正陽面色有些古怪,想笑,又不知笑點在何處:
“所以,我這算什么,神靈垂青,我自家垂青我自家?”
氣運顯示的終究只是一環,命格拓寬其實也只是反映的潛力,不能代表眼下。
林正陽也不可能當真把法力都揮霍。
散掉了水鏡,林正陽心里就有了底了。
這個世界對于道法的容忍程度很高,法力干涉現實的程度很大。
他可以用法力,轉化成武力,只要做得隱蔽一點,謹慎一點,就不容易暴露。
循著記憶,徒步走向最近的招兵處。
與其說說招兵處,不如說是施粥攤。
待林正陽趕到時,已經有許多青壯趕在這里排隊領粥。
有許多穿著皮甲、佩戴腰刀的壯漢,一臉煞氣,在來回巡視。
遇見有那敢滋事的,當即從隊列處,拖出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陣踢打。
新來的都看見了,自然就都服了。
規規矩矩地上前排隊,等了半晌,終于領到一份。
粗糙的木碗,一碗黑豆湯,里面飄著點菜葉。
低下頭,幾乎能望見湯底,少少的一點黑豆和米粒飄著。
這就是粥了。
端著木碗,也沒有嫌棄,林正陽正襟危坐,好似捧著無上美味一般,恭恭敬敬地喝完了這一碗。
與周圍那些人精氣神,就明顯不同。
現代人二十幾年,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下,熏陶出來的精神面貌,自是別有一種氣象。
在一干眼神麻木、或是頹廢,混一天是一天的糙漢子里面,他自家不清楚,但其實落入有心人眼中,那是異常的醒目。
營寨之中,就有負責招兵的主事人,不時打量著外面。
亂世之中,流民的組成很是復雜,有純粹流亡農民,也有破產的一些落魄文人。
為組織招攬新人,必須要練就一雙毒辣的眼睛,從細節處判斷流民的真實來歷,酌情吸納。
眼前這青年人,光看樣貌,是個窮苦出身。
可再看那氣質,又不大像沒讀過書的,倒像是那些落魄的官宦子弟,但又有些不太像。
氣質和外貌細節對不上······這其實也是一種特色。
這主事的,就喚來親兵,附耳吩咐了幾句。
不久,林正陽就在許多青壯欣羨的目光中,被領入了營帳,見到了這里的主事。
“你是何人?來此可是為了應征?”
林正陽行了一禮,垂下頭,掩飾自己真實眼神:
“小人名叫林正陽,是臨縣的佃戶出身,名字是自己起的,聽聞這里招人手,有飯吃,就過來了。”
主事人有些失望:
“可曾讀過書?”
林正陽搖搖頭:
“不讀圣賢書,也不識字,只是有點死力氣。”
那人更失望了,撇撇嘴。
看走眼了。
“行吧,把他編入新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