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年之內,周圍諸多勢力都無暇顧及此處,正是潛龍扎穩根基之時。
待得天時一到,大楚權威淪喪,便可一舉收攏臨近數縣,占據一郡,據守一方。
這也是門中推演的天機。
他并非此間唯一外派弟子,更有許多弟子游歷四方,分散下注。
有投靠命星良將者,有任職望族為客卿者,有借風雅結交名士者······依據各人才情以及閱歷不同,所選任務也有不同。
他因懂得風水、相術,因而能早早靠攏一處潛龍,為的便是打入核心。
此處未來若能成事,便會有其他同門靠攏過來,繼續加注。
亂世之中,如此地這等層次的龍氣,曹望云那等層次的潛龍,不說數百,也至少有數十。
再算上一干身具大命,或有大才者,以及有清名之名士望族,更是不知其數。
值得投資的選擇很多,很雜,他這處真的不起眼。
何況就算是流民之中,也不是沒有可能出現潛龍。
如今簡貫就在懷疑,那突然冒出來的林大帥,就是流民之中的潛龍,也身懷龍氣,且很可能龍氣層次更高,更強,這才能輕取此縣。
這不是不可能的。
“尊神應知,大楚百年帝都,毀于戰火,天子渡江,身染重疾,大楚已失其神器,而天下龍氣,紛紛而起。”
“自古以來,得龍氣者,謂之潛龍,潛者,未發之際,難可測也,縱有上真神力,難以盡算。”
“我懷疑城外林大帥,便是一條潛龍。”
“敢問尊神,城外林姓大帥,身具龍氣,我有此問,與事實相應否?”
雙手合十參拜之后,在香爐內的香上繞一圈,然后往地上一擲,即成一茭。
合掌謝過神靈之后,再拾取地下的筊,再往地上一擲。
重復直至三次,連續占得三個圣茭。
凸面為“陰”,平面為“陽”。
一平一凸,便是圣茭,表示神明認同,或行事會順利。
所問之事極為慎重,則須連擲茭三次,以三次皆為圣茭,方才作數。
“三次皆是圣茭,說明所聞之事,確實與實情相應,那城外林大帥,果然身具龍氣。”
簡貫喃喃道。
“天下龍氣千百道,或潛或藏,或已勃發,或已年老,根據其品性層次不一,所占天機份額大小不等。”
“師門推演之中,并不可能真的將所有龍氣盡數納入算中,有所遺漏乃是必然,真能算盡天下,那等修為怕是已近大道,哪里還會在意人間道統。”
“只是,師門諸多祖師,其中有三位修至地仙,又有福地之力,在推演之中,郡縣級別龍氣,但凡尚未成氣候的,縱然窺探不清,也不該毫無痕跡。”
“地理風水就在那里,輕易不會變動,主干、分支脈絡,但凡知曉地理者,都能知道,無論是水龍、地龍之氣,不可能憑空多出一條大龍脈······推演之中,絕不可能將其忽略過去。”
所以這絕不會是地理風水帶來的龍氣,因為這類龍氣其根基就在那里,或許算不清楚,但都是有數的。
哪些已經勃發過,哪些龍氣還在積蓄,哪些有主,哪些無主······這些卻是可以推算而得之。
不存在地龍之氣遺漏的可能。
那,不屬地脈龍氣,只能是天意垂青的,天龍之氣。
想到這里,簡貫心神微微振奮:
“自古天意高難問,天意眷顧而成之龍氣,較之地脈龍氣,更加虛無縹緲,但一旦問世,卻都是至尊至貴,不在師門算中,也是常事。”
前朝崩潰,天下爭龍,大楚太祖一生宿敵陳明喻,據說便是不依龍脈,而生有貴氣。
據說有真人望其氣,匯集上萬兵馬時,便有青氣蓋頂,凝成華蓋,郁郁如青天之色,有王者之尊。
“這可比曹望云那等不成氣候的黑蛇不知高出幾萬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