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一股,隱隱有勢,壓迫過來。
這是大略。
抽絲剝繭,細化而觀。
大楚帝星晦暗,氣息散亂,周圍輔星雖多,卻團結得不甚緊密,彼此之間互相有著攻擊。
北方那顆亮星,雖則輔星較少,但卻明顯更為團結,不斷壓迫過來,一度占據上風。
雙方的光明,在星空之上爭斗,廝殺得異常慘烈。
不時就有星光打得金光四射,甚至隱隱有兵戈之聲。
只是,凡眼望去,卻不能見,唯有習得異術者能知。
“北方那位,還不是帝星,但有王氣,正在挑戰楚帝。”
除卻此二者,最為耀眼之外,余者都遜色數等。
北方有三處大星,略有紫氣,各逞威能,合力一處,分攤下部分壓力。
南方,大部尚在帝星震懾之下。
林正陽隱隱覺得,自家受到壓迫。
凝神再望,這次主要觀望南方。
就見東南處,地上紫氣沖出,直沖天際,貫入帝星。
帝星有此氣相合,光明晃耀,周圍輔星交相輝映,光明灼灼。
不少與之相對的星斗,或是懸凝不動,或是光明暗淡。
林正陽甚至在邊角處,找到了代表自家氣數的那顆暗星。
晦暗無光,周圍拱衛者寥寥無幾,且都不顯眼,光明幾乎被徹底掩蓋。
若不是有著感應,定會忽略過去。
隱隱之間,林正陽感受到天地威壓,束縛著自己。
在大楚帝統未曾徹底衰敗之前,那天地人大運,匯聚的氣運,便依舊鎮壓著境內。
人心所向,大楚依舊有著數百年的大義,盡管略有動搖,但已經還未曾衰敗到底。
“依照這么看,大楚還有三五十年帝運,我的攻略,或許要稍稍調整下……攻占南平后,不急著擴張,就先花個六年,修好內政,以待天時。”
人心所系,上應天,下通地,三才大運合聚,大楚依舊是正統,依舊是真龍,鎮壓著一切草蛇鯉魚。
無論是上應星命降世,還是祖上葬得龍穴,又或是六代世家……此時統統都不得騰飛,只得蟄伏。
幸而,北方有王者起,挑戰大楚帝統,稍稍打開了局面,讓原本的壓迫之勢,已然削減了不少。
這才有了許多暗星崛起之兆……其中就有林正陽。
“盡管大楚帝氣有衰微之相,但依舊還有正統大義,三十年大運,劃江而治,看來還是有著。”
“在帝運徹底衰敗之前,如果我大肆攻占郡縣,哪怕僅僅是邊角之處,怕也太過顯眼……占據一郡,是我估算的極限了。”
再多,恐怕真的要遭到大楚傾力而攻。
他必敗,而大楚也定損失慘重……雙方都輸,只為真主開道罷了。
“就這局面,還是得益于朝廷數次賑災不力,流民四起,官府在此地,力量和大義都衰微到極致……這才有流民軍先后崛起的際遇。”
天地人氣數,既有天意所致也有地利而興,更有事在人為。
并無誰是一定主宰,往往是一而二,二而三,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西南偏僻郡縣,楚朝大義已失,民心已棄,所以無論是林正陽,還是其他流民軍,都可攻城略地,打破郡縣。
但在別處,大楚大義尚在,雖不復鼎盛,但依舊牢牢盤踞星空,占據大半天機……但凡想違背的,必然要付出極大代價。
是以,林正陽自我估量,哪怕是在西南糜爛之地,眼下也最多占據一郡……或可提前侵占幾縣,至多一郡半,幾年后看局勢變化,興許可以侵占二郡。
這已是極限,否則盤子太大,是真的在逼迫大楚朝廷,拼死消滅自己這個亂臣賊子。
現實畢竟不是游戲,對手也不是簡單人機,會眼睜睜看著你占據城池,肆意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