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占領一郡的過程,比想象之中要容易。
府城攻略,未曾遭遇太頑強抵抗。
之后,余下兩縣接連克下,非常順利。
順利得,如同兒戲,就連電視劇都已經不敢這么拍了。
然而現實比電視劇還要荒誕,此處武備松弛,郡兵稀爛程度,更超乎想象。
別看人數還算可觀,可士氣卻幾乎是一觸即潰。
林正陽拿下一郡,聲威大震。
臨近數郡,接連有人投靠。
剛開始,只是一些名不見經常的小伙流寇,率眾來降。
說是流寇,其實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報團取暖,打家劫舍為生。
林正陽命政務廳審查對應流民組織背景來歷。
若無民憤在身,即可際遇封賞,解除兵權,其麾下人手都需要重新打散,整編。
之后老弱病殘裁撤,另行安置。
幼童統統丟進學堂,教習識字,算術,地理等。
其余則按人口,授予田畝,十戶一保,百戶一甲,編戶齊民,組織生產。
若有民怨在身,本身作孽太多,便誅殺首惡,余者打散,編戶入籍。
不久,一郡上下,都是步入正軌。
此次整合郡中上下府庫,林正陽得到了三十萬擔糧食,足夠他擴軍滿三萬。
亂世之中,有兵有糧,不愁沒人投靠。
拿下一郡之后,林正陽沒有盲目地擴張地盤,盡管周圍郡縣看似可以輕易拿下。
一則是他要消化已經獲得的戰果,二來是不想過于刺激朝廷。
現在正是楚朝末路之前最后的掙扎,最后的余暉,再過幾年,楚朝就會耗盡最后的一點生機,靜靜等待著最后的滅亡。
朝代興衰便是如此。
楚朝數百年發展至今,積弊已久,不是個人才智所能扭轉。
正如一艘行駛在海上的舊船,不折騰的話,修修補補,還能堅持一陣。
如要強行革新,反而容易搞垮搞塌。
林正陽此時還只敢喝楚朝的血,但是卻不敢吃它的肉。
有南陽朱平義,南昌李豐等高個子在前面頂著,林正陽不認為自己會受到太大的攻勢。
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的典故,他又不是不知道。
此時此刻,大楚就是那病龍,雖老病架子卻還在,誰先跳出來,首當其沖,將面臨楚朝的打擊。
所以林正陽不急于擴張,而是重在穩固,以觀望大勢。
未來一二年間,都不會大戰,林正陽主要目標是休養生息,積蓄實力。
當然,大戰沒有,小戰卻可以有。
每隔幾月,試著攻取一縣,還是可能。
未來四年間,林正陽目標是緩步吞并西南六郡。
西南地偏民寡,不足以興王業,稱侯卻是足以。
屆時攜西南六郡,觀望中原,再考慮是否割地而治,還是入場爭霸。
一切都要看局勢演化,以及各自謀劃手段。
……
是日,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