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之車,迅速漂移。
穿行在迷霧籠罩的街道里,上下、四方盡是灰白。
不久,只聽得轟地一聲,前方霧氣暫消,車子駛入一片平整的土地。
深紫色的天空,黑灰色的土壤,前方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透明的巴士,透明的座椅,透明的司機。
遵循著某種固有的規則,行駛在這片囧語于現世的土地上。
此處,已是靈界之地,再非現世。
林正陽靠在靠椅上,饒有興致地凝望著遠方的天際。
有著白色的流光,不時自天而降,落在平壤上。
白光中,很快由模糊走向清晰,形成一處處光明的住宅。
“福地,超微型的,一戶建······”
巴士駛過一團自天而降的光明時,林正陽以靈覺感知,心中微微有些驚訝,這還是他首次親眼目睹,陰宅的成形過程:
“這就是現世祭祀,對陰世的直觀影響之一了——著名的陰宅福地。”
“現世子孫的祭祀,畫像、靈位,小小的香火,進入陰世,就化作光明,陰宅從中凝聚······這就是福地了,雖說很小很小。”
見證了這樣的“神秘”,林正陽心中確實感到欣喜。
陰宅其實并不在少見,畢竟現世數十億人口,總有人愿意進行古老的祭祀,但恰巧見到陰宅成形,對首次通過正常途徑進入的“旅客”來說,還是值得一提的美景。
盡管只是匆匆一瞥,感應也不長,然而那光中蘊含的祈愿與對父祖輩的懷念,種種情感,在心頭過了一遍,卻別有一番滋味。
“有人說:人這輩子一共會死三次。”
“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么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么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
“其實這話對,也不對,第三次死亡,應該說,是靈魂的消亡。”
帶著幾分悵惘,望著外間的景色,林正陽嘆著:
“人死魂未滅,歸于陰土,尚有陰壽,無有祭祀,墮為餓鬼,五年到十年間,淪為餓殍,其形體殘缺,或化為人骨骷髏······此謂之白骨相,距離灰灰不遠了。”
“如有子孫后輩,逢年過節燒些紙錢,寄托哀思,懷念先人,靈魂得到滋潤,便能住上陰宅,享受靈食,能堅持更久。”
“可,就算子孫不忘香火,又能堅持多久?一旦間隔太遠,得不到補給,靈體消耗維持不住,早晚還是消亡。”
正嘆著,就見著前方,有數具人骨骷髏,撲倒在地。
心下略有不忍,林正陽卻謹記告誡,不能給予希望。
這片陰土下方,不知有多少餓鬼奄奄一息,陷入長眠。
別看此時望去,望不見,但冥土卻并非只有一層。
一旦給了希望,怕是能引得周圍白骨暴動。
這車被堵了也算了,反正車僅僅是規則的產物,并非實體。
麻煩在于,動靜太大,不利于他此行的目的。
再者,他就算肯把自身靈力分享,又能接濟多少餓鬼?
一千,還是兩千?
對于此處陰土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所以不是不愿救,實在是不能救,救不得,無能為力。
靈車漸行漸遠,行入空中。
白色光,包裹住車身,漸漸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