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西風一聽,很感興趣。
“真想見識一下阻擋行尸的圍墻究竟有多高!”
“想必大城的規模一定不小!”
到時候,肯定要派遣大軍駐扎,算得上是大周國都城南邊的門戶。
和大周國都城北邊的霸龍城,性質差不多。
吳管事說道:“我還聽說,南邊大城建成,那些流民就地安家!”
盛西風不知道流民的具體數量規模。
但不用想也知道,一定不會少。
能夠安置如此多流民。
這座正在修建的大城,規模不小。
吳管事又神秘兮兮說道:“我還聽說朝堂之上,有官員提議,讓百藥門分出一些煉丹師,長期駐扎在南邊大城。”
盛西風疑惑不解:“這是為何?”
吳管事解釋道:“為了保障丹藥供應!”
這么一說,盛西風明白了。
南邊的駐守大軍抵擋行尸,少不了戰斗,肯定需要大量丹藥。
物資保障都是固定時間運輸一次。
比如三個月或者一個月。
萬一遇上特殊情況,有可能半年運輸一次。
如果煉丹師就在南邊大城,丹藥供應自給自足,無需再從大周國都城輸送。
盛西風問道:“這消息準確嗎?”
吳管事回道:“我只是聽說,朝堂之上那些官員的尿性,至少需要爭論很長時間,才會落實成型!”
盛西風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因為他經常能夠見到小周皇姬無敵,可以向海公公打聽一些消息。
只不過之前盛西風一直不關心,才不知道此事。
吳管事好奇問道:“盛丹師想去南邊大城嗎?”
盛西風笑著回道:“我無所謂,在哪兒都一樣,一切聽從門中安排!”
他說的是實話。
雖然他更喜歡百藥門的生活。
但有時候人總是身不由己。
盛西風是百藥門煉丹師,肯定不能明目張膽違抗門中指令。
再說他是合一境武者,實力強大,應該足夠自保。
就算去了南邊大城,也不用太擔心。
百藥門長老一早得到消息,立刻請示閉關養傷的門主姬三夜。
“人數不宜過多,到時候還需要派幾個長老帶隊!”
現在百藥門煉丹師數量本就不多。
等于是在南邊大城建立一個百藥門分部。
一分為二。
至于孰輕孰重。
姬三夜很清楚。
肯定是大周國都城百藥門更重要。
因為洞天福地在此。
南邊的大城太危險,距離行尸那么近。
朝堂之上。
因為南邊大城。
需要進駐一批官員,以方便管理。
算不上肥差,主要危險性太大。
誰都不想去。
大家都在推諉。
官員名單一直無法確定下來。
攝政王不著急。
因為南邊大城還沒有建成。
時間很充裕。
可以慢慢商討。
北方征討大軍打散重組,支援南方。
這次攝政王沒有親自掛帥。
“今日討論一下圍墻和大城的名字!”攝政王說道。
很快,武將和文官都說了許多名字。
比如:大城名字有鎮南城,南龍城,四方城,不落南城等等。
圍墻的名字有鎮南墻,嘆息之墻,不朽南墻等等。
又是一輪爭論。
武將和文官都嫌棄對方提出的名字。
雙方一個個面紅耳赤。
武將嫌棄對方起的名字太文縐縐。
文官嫌棄對方起的名字太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