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燕和蕭百里抵達之后,晚宴現場的氣氛變得頗有幾分詭異。
大伙自然而然地聚集在閔大姐和蕭燕燕身邊,形成了兩個大的“山頭”,另外還有人則是三五成群,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團體”。
這些小團體中的人,也有去和閔大姐和蕭燕燕打招呼的。但相對來說,他們比較獨立,和閔大姐蕭燕燕打招呼,似乎更多的是出于禮貌,并不十分親近。
這個東西,也是很有講究,不見得你滿臉堆笑,阿諛奉承,人家就一定會記住你,甚至高看你一眼。你關系沒到那個份上,硬要往人家跟前湊,沒的自討沒趣。
再說,今兒個來參加這個晚宴的,大多都是很有身份地位的,在各自的領域里,那也是“大塊頭”,沒事也不愿意太自貶身份,去做襯托鮮花的綠葉。
最后剩下的,那就是純粹來看熱鬧的了。
比如葉九。
比如那個安安靜靜坐在角落里的中年男子……
咦,那個人已經不見了。
似乎他剛才還坐在那里,葉九和蘇越說話的這一會功夫,就不見了人影。感覺上,他和這個宴會的氣氛實在是格格不入。
難道真和葉九一樣,也是跟著某個大人物過來看熱鬧長見識的?
不過葉九也沒有太在意,一個陌生人罷了,不至于耗費葉九太多的神思刻意去找尋他。
隨著真正大人物的到來,宴會開始進入**階段,自助餐廳里人流如織,觥籌交錯,笑語喧嘩,氣氛熱烈。
圍繞在閔大姐和蕭燕燕身邊的人群也減少了些。
畢竟除了這兩位,今晚的宴會現場,也還是有不少人值得交往的。
閔大姐和蕭燕燕固然權重,也并不是每個人立馬都有事要求她們,上前奉承一番,不過是習慣使然。奉承過后,就該識趣地離開。總是像個狗皮膏藥似的黏在人家身邊,就太討嫌了,人家想要和真正親近的人說幾句體己話都不方便。
但陳黛月自始至終,都跟在閔大姐身邊,陪著閔大姐說話,閔大姐時不時爆發出一陣歡暢的大笑,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老實說,在這樣的高端場合,大家自重身份,不說笑不露齒,最起碼也都保持著矜持,很少像個“鄉巴佬”一樣,旁若無人地大笑。
閔大姐毫不在意。
完全不必在乎別人的感受和看法,原本就是大人物的特權。
你們就算在心里笑話我又待怎的?
對景時候,還不是要巴巴的跑來求我?
什么話好聽就撿什么話說!
只有蕭百里露出很不屑的表情,哼了一聲:“土包子!”
閔大姐的出身可能真的并不如何高貴,是隨著她愛人地位不斷提高,才逐漸“上流”起來的,矜持這玩意,她一直都沒學過。
哦,嚴格來說,閔大姐學過的,只是沒學會而已。
沒看到有時候,她都是很“端著”的嗎?
蕭燕燕就看了他一眼,雙眉微微一蹙。
她這個兄弟啊,就是不夠穩重。
小時候倒是聰明伶俐,極得父母喜愛,也被家族寄予厚望,覺得將來應該可以繼承家族的榮光,甚至光大門楣。
誰知年歲漸長,卻越來越不像話了。
飛揚跳脫,紈绔習氣愈發嚴重。尤其在場面上混了好些年,都沒什么像樣的表現之后,家族老人對他越來越不滿意,直到現在,完全失望。
否則的話,又何必蕭燕燕一個女人出頭死撐家族的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