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
此時此刻,在拳場如此高舉雙手,大喊大叫的,自然不是《功夫》里邊,鱷魚幫馮老大,而是剛剛得勝的一名拳手。
這名拳手約莫二十七八歲的樣子,正是最當打之年。
身材高大,身高起碼在一米七八以上,體重應該超過了八十公斤,渾身上下,肌肉虬結,尤其是壯碩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顯示此人的上臂力量極其驚人。
此刻他上身精赤,一聲汗水在碘鎢燈的照射之下,油光發亮,更是充滿了爆炸般的力量感。
剛才一場比賽,他也是輕松獲勝,對手幾乎沒在他身上留下什么像樣的傷痕,自己卻直接被一記重拳擊倒,然后就被抬下去了。
地下拳場和正規的格斗場有著許多不同的規則,不是抓對廝殺,而是適用“擂臺制”,上一場的獲勝者,自動成為“擂主”,接受下一個拳手的挑戰。
這樣的賽制,顯然對拳手是不公平的。
自由格斗比賽,極其耗費體力。除非你的對手很菜,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勝,不然一場苦戰下來,失敗者固然頭破血流,人事不省,獲勝者也絕不輕松。
不但多多少少會帶點傷,而且體力消耗更是極大。
所以為了保護擂主,也為了比賽稍微公平幾分,通常一場比賽之后,擂主都可以休息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
有時候可以休息半個小時,盡量恢復體力,臨時處置傷勢,以便再戰。
同時也讓在場的觀眾,可以有時間下注。
地下拳場的博彩,下注大小,很多時候都是隨機的,就看主辦方怎樣挑起觀眾們的激情了。
毫無疑問,擂臺制更加能激起觀眾們下注的**。
盡管連續比賽會極大地消耗拳手體力,讓第二場獲勝的幾率下降不少。可前一場的獲勝者,總是能更加直觀地讓觀眾認識到他的實力。
與其押注在一個大家都不熟悉的新人身上,更多的人還是傾向于將賭注押在勝利者那一方,這是一種很淺顯的心理暗示,可一幫子自以為見多識廣的二代和老總們,還是免不了會掉入這種十分明顯的陷阱之中。
不過“連珠炮”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打從他在這個地下拳場露面,就很少讓押注他的金主們失望過。
“連珠炮”就是眼下的擂主,正在擂臺上大喊大叫的那個拳手。
他本名姓甚名誰,除了主辦方,金主們基本上沒幾個人知曉,因為大家都不在意。
遠不如“連珠炮”這個綽號聽上去威風。
這其實也是主辦方搞出來的噱頭。
表面上,這是一個自由搏擊愛好者俱樂部,然而只要和博彩扯上關系,就不可避免的要走上“營銷之路”。
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外號,聽上去就是帶勁,也夾雜著更加明顯的江湖氣息。
喜歡打拳,或者喜歡看拳的人,多多少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江湖夢”。
只要觀看過“連珠炮”幾場比賽的人,都覺得他這個外號起得比較貼切。這家伙上臂比較長,爆發力極佳,出拳速度極快,可以一口氣不停,連續揮出十幾記重拳,如同“連珠炮”一般,令人難以招架。
對手稍弱一點的,可能連他一套組合拳都扛不住。
以往歷次比賽,多數時候,“連珠炮”都是擊倒對手獲勝。
而且被他打倒的對手,通常傷得都比較重,其中一個,甚至在醫院里躺了十幾天,現在都還沒出院。
被打成了腦震蕩!
所以現在,“連珠炮”在臺上耀武揚威地挑戰,下邊則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和歡呼聲,其中夾雜著不少尖銳無比的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