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莫名的概念超越了我的理解范圍,但是我卻聽著隱隱的有些興奮,不知道為什么。
“而時間平移不變性就是能量守恒,空間平移不變性就是動量守恒。
三大守恒就是三大對稱的體現,所以這是宇宙的最基本規律,所以對稱性是宇宙的最基本規律之一,就像宇宙誕生之初,生成的物質與反物質一樣多一樣。”
“據我所知物質與反物質會互相湮滅吧,那這樣的話我們怎么來的?”
“就因為對稱性殘破,這種最基本的規律之一被打破了,物質與反物質之中,并不是完全對稱的,有一些小小小的差異,于是物質存活了下來,反物質消失了,或者說反物質存活下來,物質消失了,道理都差不多,都一樣。
至少這個對稱性殘破是讓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原因之一,不然的話,如果宇宙是完全對稱的而沒有對稱殘破的話,現在的宇宙就只有微波背景輻射了。”
“同時這個對稱性殘破繼續在對稱的大條件下進行著演繹。”
“混沌的規則?對稱性是大的確定性,對稱性殘破是小的局部性?”
“我不知道混沌理論是否還能應用在這上面,另外如果說混沌理論是一個正常人突然發瘋的話,那么可以揭示生命產生原因之一的另外一個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大概就是一個發瘋的人,突然變得正常。”
“不過可不要理解錯了,比喻雖然是相反的,但是混沌理論和耗散結構理論卻不是相反的,他們都屬于自組織理論都同屬于系統科學,是研究復雜性的科學。
即是研究局部相加不等于整體的科學,非線性科學。
混沌理論是從有序性到混沌態的變化,混沌態并不是無序的,它在短期內是可以被預測的,只有它放在長期的時候才是不確定的,比如說天氣預報就是混沌態的,混沌態就像大智若愚,混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對稱有序態,簡單的說,我們所觀測的有序其實是特殊情況,而混沌態才是普遍情況,是我們把特殊當成了普遍,因而當遇到普遍的時候反而成為了特殊。
因此我們使用我們在特殊狀態下得出的工具去計算普遍狀態下的現象,那這個工具自然會失去它的作用。
就像我們其實是生活在低速狀態下的牛頓絕對時空觀里的人,而宇宙中的普遍規則則是高速狀態下的相對論。
這就是混沌理論混沌態,(將)不亞于相對論的成就。”
“我沒聽說過。不過非常有趣。”
“……”
“而耗散結構理論,則是無序走向高層次的有序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發瘋的人,突然變成正常了。
就是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不斷的與外界互相作用,當足以形成足夠的負熵流時,通過內部作用產生自組織現象,使系統從無序狀態自發的轉換為時空和功能上的宏觀有序狀態,從而形成新的穩定的有序結構。”
“?”
“打個或許不那么準確的比方,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宇宙的平衡態,那自然是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
開放的系統就是地球,出了地球的大氣層,那就是那是近乎絕對零度的真空,地球本身是開放的,它會接收來自于太陽的能量,來自宇宙的各種宇宙射線隕石等等,這些能量與物質的攝入,就會產生低熵流,而產生時空上功能上宏觀有序的低熵生命體。”
“不懂,但很有趣。”
“這同樣應用了宇宙的另外一個最基本的規則之一的最小能量規則,簡單的說,宇宙的大部分地方和地球相比,低了幾百度,在地球這個如此“高溫”環境下,規則來到了另外一個平臺,由于太陽的加熱,地球的溫度久居不下,時間一點一滴的發展,發展出了不同于真空中的現象!
真空,是冷寂到接近絕對零度的微波背景輻射,
地球,發展出了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