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看過了,好歹我也是初中畢業,又不是文盲。”
“我準備做幾道《射雕英雄傳》中提到的菜,現在做的這是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肖遙隨意說道。
“這道菜我知道。”秦大海頓時來了興致,“這道菜難道不是里面杜撰的,還真能做出來呀?”
“當然能做出來了。港島早在70年代就已經有了射雕英雄宴,雖然在我看來試制的不怎么成功,但很多人都做過努力。”
接下來,肖遙講了講有關射雕英雄宴的相關知識。
“射雕英雄宴”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由鏞記酒家和美食家蔡瀾先生共同研發菜單,目前港島共有四家機構做過“射雕英雄宴”。
射雕英雄宴的菜單,現在比較知名的是8道菜。
在這8道菜中,“二十四橋明月夜”和“好逑湯”都是當中提到過的,將《射雕英雄傳》中所描述的做法原汁原味地呈現。其余六道菜式靈感均取自,并加以變化而成,分別取名:“東西南北中神通”、“矯若游龍五珍膾”、“七公荷香叫化雞”、“歲寒三友聚一堂”、“鴛鴦錦帕欲雙飛”以及“桃紅玉露蘭香卷”。
簡單的介紹之后,肖遙繼續說道:“我現在做的這是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這道菜做法很簡單,但想要做好卻很難。自問世之后,有無數的名廚和美食家試圖復制這道菜,但做出來之后都不盡如人意。”
“玉笛誰家聽落梅”的做法并不復雜,這道菜是將羊羔坐臀、小豬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加兔肉拼在一起,做成一碗灸肉條,每種肉單嚼是一種滋味,每兩種肉合在一起嚼是一種滋味,若是次序的變化不計,那么只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因此這道菜叫做“玉笛誰家聽落梅”。
這道菜看上去做法很簡單,但要想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達到諸味紛呈,變幻多端的效果,現實當中簡直是難以實現。
無數人復制過這道菜,但都只能是差強人意,距離美味的要求都有所差距,更不要說達到書中所呈現的那種效果了。
但肖遙卻變不可能為可能,竟然真的把這道菜原汁原味的呈現了出來。
看到肖遙那宛若行云流水一般的動作,秦大海簡直不敢相信!
肖遙做菜的水準雖然不錯,但明明比不上他,可現在展現出來的刀功,簡直讓人嘆為觀止,更不要說他那賞心悅目的動作了。
等到這道菜裝盤之后,秦大海迫不及待的開始品嘗剩下的那一盤兒炙肉條。
嘗了一口之后,秦大海就徹底被口中的美食給征服了,他臉上一副陶醉的表情,神情激動的說道:“實在是太美味了,我這一輩子也沒有吃過這么讓人難忘的美食!”
肖遙叮囑道:“好好想一想我剛才給你講解的那些要點,這道菜以后就是咱們店里的招牌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