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一丁談完工作之后,一直都是林丹青在主導飯桌上的話題。林丹青雖然是在政府部門工作,但家學淵源,藝術上的造詣雖然不深,但理論知識卻很豐富,為了不冷場,他選的都是和藝術相關的話題,在座的所有人都能插上話,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話題很隨意,氣氛很輕松。
林丹青和卞一丁都是很善談的人,再加上程妺的關系,等到飯局結束,肖遙已經和他們兩個人有說有笑,很是親近。
既然已經答應了卞一丁要為母校百年慶典創作作品,從第2天開始,肖遙便開始構思。
距離漢州大學百年校慶已經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肖遙創作的作品最好能夠提前交上去,創作油畫有點來不及,他決定創作一幅國畫。
肖遙雖然是以油畫聞名世界,但他最拿手的實際上是國畫。
盤午研究最多的還是國畫技法,西方油畫只是了解涉獵,只不過他的生命太長,哪怕只是了解涉獵,幾百年鉆研下來,取得的成就也是無人能及的。
國畫的繪畫技法更容易體現意境的表達,盤午創作出的國畫作品,在意境上更加厚重和震撼人心。
肖遙融合盤午的記憶之后,自然也是如此。
經過一天的構思,他決定創造一幅《千巖競秀圖》。
他在畫室中畫了多半天的時間,等到程妺下午找過來的時候,這幅畫已經完成了。
“這么快就畫完了,怎么這次創作的是國畫?”
欣賞了片刻,程妺驚嘆道:“原來你在國畫上的造詣竟然也這么高!我覺得這幅畫的意境甚至比《火》和《雷霆》還要更加震撼人心!你這幅作品公開展出之后,肯定還會再次引起全球藝術界的轟動。”
程妺現在跟林老學的是油畫,平常他和肖遙探討的也都是油畫的技法,看到這一幅《千巖競秀圖》,實在是太讓她震驚了。
這一幅山水畫,構圖、筆墨、設色,風格獨特,筆下盡見山河大地之雄闊壯麗,亦攝山川氤氳自然之美。
在這一幅作品中,肖遙重拾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為代表的“豐碑式山水”。
只見主峰堂堂,峻嶺蜿蜒,氣勢渾然,山高林茂,郁乎蒼蒼,用筆少干皴,多積墨,用色亦然,色墨交融,雄強之外得渾厚華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