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號’在閃避之中,做出了翻滾動作,當翻滾到艦身左側面對正前方時,左側的三十門速射炮齊射。
這是利昂在太空戰中第一次發動攻擊,‘勇士號’的速射炮在艦體左右兩側各為三十門,是充當輔助攻擊與防御的作用。
速射炮在正常情況下,是用于擊毀接近的飛彈。
秘密艦隊的巴賓頓指揮官也明白,想要用飛彈攻擊利昂這種擅長太空戰的精神系高階星士是不太現實的。
特別是‘勇士號’還保持著高速接近,更讓飛彈的威脅降到了最低,所以到現在也沒有發射過飛彈。
三十門速射炮的威力,對于秘密艦隊的大型戰艦而言,想要破開其能量護罩是不夠的。
但那些中型戰艦,其能量護罩就無法抵擋住這些速射炮的威力。
‘勇士號’的速射炮比之中型戰艦的主炮威力還要更大一些,體現的太空戰中,中型戰艦根本無法抵擋住速射炮的攻擊。
不到三百公里的距離,三十門速射炮剛剛攻擊完,‘勇士號’的艦身又翻滾到了右側向前,這時另三十門速射炮又繼續發動了攻擊。
‘勇士號’與秘密艦隊的距離,已經小于了三百公里,并且還在快速接近之中。
‘轟轟轟’,連續的爆炸聲中,秘密艦隊的四十六艘中型戰艦被擊爆。
利昂一邊控制著‘勇士號’,一邊還有余力判斷著秘密艦隊的實力。
不足三百公里的六十次攻擊,有十四艘中型戰艦成功閃避開了速射炮的攻擊,有這種反應的必然是精神系星士控制的中型戰艦。
他也沒有多少意外,或許在三四級文明之中,戰斗型精神系星士數量很少,但到了五級文明,擁有更多星士基礎的情況下,戰斗型精神系星士自然也會更多。
雖然是有了四十六艘中型戰艦被擊毀,但這與五百中型戰艦的數量,還是相差很多的,對于局勢的影響主要還是在心理上。
秘密艦隊的船員們心中對利昂產生了畏懼感,要知道用一支強大艦隊對付一艘戰艦,這本就是一場完全不公平的戰爭。
可‘勇士號’沒有半點損傷,自家的艦隊卻是出現了損失。
最讓船員們無法接受的,是‘勇士號’在能量束的密集攻擊中,總能夠找出閃避的空間。
一次次‘勇士號’都在他們認為的不可能局面中成功的脫身,并向著他們接近。
這種現象體現在戰斗之中,就是艦隊的攻擊發生了混亂,不再像之前那樣的整齊了。
而秘密艦隊的攻擊不再整齊,就給了利昂更多的閃避機會與空間。
‘勇士號’的速射炮充能時間是每秒十次,也就是說速射炮完全可以做到每秒十次攻擊。
利昂的攻擊在開始后就沒有結束,‘勇士號’的閃避動作,伴隨著的是連續的攻擊。
之前的‘勇士號’就像是在能量束中游動的魚兒,現在的‘勇士號’又化為了死亡天使,艦體兩側連續擊發的速射炮就是‘勇士號’的一對翅膀。
在三百公里至兩百公里這個距離中,‘勇士號’完成了十輪攻擊。
太空之中秘密艦隊這一方,那些中型飛船幾乎被清空,就是一些精神系星士控制的中型飛船,也因為被多個速射炮重點關注,也被摧毀于太空。
巴賓頓指揮官的面色陰沉,他心中對那份關于利昂的資料不禁有著罵人的沖動。
那份名為‘伊凡’的資料,并沒有利昂在諾亞文明以外的資料,或許這也與速明軍工的權限有關。
巴賓頓指揮官得到的資料,利昂是一名修煉天才,個人戰力極其強悍。
可他沒有想到,利昂的太空戰能力會如此的變態。
看看‘勇士號’的戰斗方式,簡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問題是那些能量束明明有可能擊中‘勇士號’,但全都是失之毫厘。
中型戰艦幾乎全滅之下,艦隊之前的數量優勢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