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孔子道友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在魯國你修煉速度這么慢,即使有著舉國之力供應,也就才初入大周天,而在大明朝,即使你只是一個小小的翰林官,卻能這么快的成就無漏境高人呢?”
“甚至就連仲由師侄,也已經氣血運轉周身,看起氣息,恐怕距離無漏境也沒有多少距離了。可是在魯國之中,仲由師侄恐怕才剛剛成就小周天不久吧。”
聽到這里,孔子用力的點了點頭。
“道友說的這個問題,我也發現了,還曾經很用心的思考過。如今想來,不過是以下幾個原因罷了。”
“大明朝武道發展歷史悠久,各種輔佐用的藥膳,極為完善。對武道的理解,也堪稱完備,再加上此地有充足的高手論道,所以此地修煉速度較快。”
“而魯國有什么呢?即使是道友口中的舉國之力供應,也最多只是讓丘能夠一天吃一只羊罷了,更多的丘也吃不完,吃了也沒用。至于各種藥膳,魯國還需要從新配置,可是藥膳也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里面的門道,也是很深很深的。”
同樣的一種藥物,生長在向陽之地和陰森之地藥效就不一樣!
同樣的一種藥物,生長在北方和南方,藥效還是不一樣!
同樣的一種藥物,今年和明年的藥效,仍然不一樣!
這才是藥膳的坑爹之處!
單純的記住藥方有用嗎?
沒用!
即使是孔子,也頂多只能配置一些筑基用的基礎藥膳。對魯國國君這樣的人來說,倒是恰到好處,但對孔子自己來說,沒什么用啊。
“此外,就是天地精氣的差別。大明朝的天地精氣較為濃郁,而魯國的天地精氣極其稀少,近乎于無。在此地修煉一天,就頂的上魯國三天。”
“天地精氣,便是今日莊周要講述的內容。”莊子說道。
“在大明朝有一個傳說,是劉伯溫斬龍的傳說。據說在那以前,先天高人即使不說隨處可見,但也不在少數。”
“光是有史可考的,就不下雙掌之數。徐達、朱洪武等那一批開國君臣是先天高人,斬龍的三個道士:劉伯溫、鐵面道人、張三豐也是先天高人。”
“可是自從劉伯溫斬龍之后,天地間就再也沒有誕生哪怕一位先天高人。至少從老夫收集到的信息來看,就是如此。道友你在翰林院之中呆了許久,知曉的應該更多,那么斬龍之后,到底有沒有新的先天高人呢?”
聽到這里,孔子端起了面前的茶杯,皺著眉頭慢慢的喝了一口茶,片刻后還是搖了搖頭:“沒有!”
“哪怕是王陽明、戚繼光二人,也只是無限接近先天,而沒有成就先天,此事在內廷秘錄之中記錄的清清楚楚。”
“那么為什么斬龍之后,先天就成了傳說?為什么斬龍之后,就再也無法誕生新的先天?其中的奧秘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