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高功真人立即熄了心思,原本還有一點殺氣,頃刻間被戒律“戒殺錠”吸地一干二凈,從袖子里順勢滑下,落在手上,把玩了一圈,掂一下份量,約莫五兩重,心里不禁明白過來。
“原來是這樣,持戒律者,也受戒律所制,以此確保咒禁司的龍氣真人們不會濫用!”
葉知秋洞悉其中規矩后,毫不猶豫地轉身離開,逕自往東城走去,順時針般的繞城一圈,最終抵達城北縣府衙門。
途中,高功真人親眼目睹到,碼頭苦力們攜著熱飯肉菜回家,讓婆娘孩子們飽餐一頓。
浸透紅油辣子湯的雜碎,仔細看過才知道是牛羊豚的下水肚里貨,還有厚厚的肥脂,煮地通熟軟爛,吃多了也不會膩。
碼頭苦力看到一家大小都吃飽了,滿意地笑了笑,腳步匆匆地趕回去上工,腳步邁開,連跑帶跳的,挺直腰桿子,精神都好多了!
“難怪飯莊伙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哪怕看到他們藏起飯菜也不出聲,原來是籠絡人心之舉,胖苦力們主動為之賣命!”
盡管葉知秋知道這是推衣解食的故伎,非常清楚其中的門道,可是現如今卻是一個比爛的世道,那怕漕幫里一百幾十萬的兄弟,也會按照親疏貴賤分成三六九等,入幫的新成員過的日子也很苦,甚至比不過眼前這群碼頭苦力。
高功真人搖搖頭,嘆了口氣,繼續往前走向城南。
此處坊市早就崩壞了,開國建朝幾十年,也沒有怎么修繕過,到處都是私自搭建的房子,街巷也是彎彎曲曲沒有按照坊市形制。
好在有不少豪強大戶撐著場面,小南門一帶更是人頭涌涌。
南北往來的行貨、針頭線腦等小件玩意都有,當鋪、成衣行、飯莊、小酒館,商鋪扎堆聚集在一起,很是熱鬧。
哪怕熱鬧過后,遍地狼籍都是垃圾,市井小民過好自己的日子,總比城東那片好多了。
城南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一座兩進兩出的大家院子,傳出琳琳瑯瑯的讀書聲,盡是發蒙的童子,那聲嘶力竭的聲音,為了讀書改變命運的認真勁,連高功真人冷硬的鐵石心腸都顫抖著,心情更是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奇怪,這座私人學塾坐落在城南鬧市里,周圍卻悄然無聲,這又是什么道理?”
葉知秋好奇地繞行一圈,發現學塾左右多是客棧,伙計們招攬客人入住,嗓門都自覺壓低下來。
至于南來北往的商人,也對本地文風如此氣象敬畏有加,大多數選擇靠街,有通排窗戶的房間,大概是想就近沾點書香氣!
可是,高功真人找人一打聽,差點氣炸了肺。
原來這座學塾周邊的房子,早就被通財幫的人買下了,特意改成客棧形制,據說還是那位幫主的手筆。
葉知秋畢竟是皇命特許,依附龍氣修煉有成的高功真人,眼神銳利不在鷹隼之下,隔著院墻看到學塾東廂一副對聯,看了一眼頗覺有趣,便喃喃低語道。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筆鋒有些弱,應是腕力不足,不像是學塾老學究的手筆,莫非又是那位……”
葉知秋頓時啞然失笑,過后仔細品味,卻像是含英咀華,越說越得勁。
“這人原是本地秀才公子,出身也算不錯,就因為尋仙訪道,被六扇門神捕檢舉上報,丟了功名學籍不說,家里還有一場大禍事!沒想到,此子不僅沒有被挫折擊垮壓倒,反而在短短的時日里大展拳腳,建起了如此功業……不會道法,實在是說不過去!”
高功真人盡管心里感慨莫名,心思猛地一轉,立即坐實了前秀才公,現通財幫幫主游畢方乃是有道修士的身份底子。
換個人來,得知游畢方的功業,都會說他不忘初心,有始有終,也算是一段佳話!
可惜的是,葉知秋是朝廷鷹犬,專門對付玄門正教、旁門左道的咒禁司高功真人,對任何不服王統,擁有偉力于己身的修士,都沒有好臉色。
哪怕游畢方表現出駕馭江湖大豪的手腕,與人為善,勸學助學,又懂得官場規矩,勾連本地衙門官吏,可是一想到他是修行有成的得道之士,很有朝廷鷹犬自覺的高功真人流氣不打一處來。
“憑什么?我們依附龍氣修行才有成就,爾等山野村夫、灌園小兒就能得到天賜道統傳承?運氣乎?氣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