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篷布被撩開,一名親兵走入帳中,拱手道:“將軍,那人已經走了。”
上陽仲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嗯,我知道了……”
這親兵道:“不過,那人,并沒有回返山陰,而是過了關隘,向北而去。”
上陽仲一愣,笑道:“向北么,有意思,看來我說的,他還真聽進去了。”
“向北,向北……”
上陽仲嘀咕了兩句,復而搖了搖頭,道:“向北,又去干什么?”
想了想,上陽仲灑然道:“算了,管他去干什么,只要別摻合進什么不該摻合的事,就是萬幸。”
上陽仲看了一眼站在帳中的親兵,輕輕揮了揮手,道:“退下吧,”
這親兵應了一聲:“諾,”
上陽仲在親兵退下后,又放下了手中的簡牘,眉頭微微一皺,目光似乎穿透重重營帳,看到正在向北而去的蹇渠。
“這個老家伙,”
上陽仲淡淡一笑,呢喃道:“我還以為,他對上虞氏有多深的感情。一聽到有風險,這老家伙立即就縮頭北遁。”
“呵呵,也對,這老家伙雖是出身上虞氏,可是上虞氏卻沒給他多少施展才干的機會。”
“尤其是現在,上虞氏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被并入山陰氏,他當然不可能為姚紀的生死,就去頂撞主君,”
一念至此,上陽仲端起酒盞,慢條斯理的喝了一口酒水。
說的實際一些,開壇祭天之事,不僅姒伯陽重視,對于上陽仲等臣子,同樣極其重要,不容有絲毫差錯。
以此為前提,不會有人眼看著蹇渠,為了上虞氏姚紀,觸怒姒伯陽。至少在開壇之前,是沒有人敢踏線的。
該知道的都知道,到了那時,姒伯陽是天命加身,凝聚國運,立下天柱。
而作為姒伯陽麾下群臣,上陽仲等人也會分潤幾分福澤,為自己證道地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旦凝聚一國國運,如山似海,掌握一國之力,姒伯陽的實力絕對會愈發恐怖。
不說能在陸地神仙之境再進一步,向陽神天仙之境發起沖刺。也可以說是踏入頂尖陸地神仙層次,與陽神天仙相差仿佛。
而分潤到好處的上陽仲等人,只要修為足夠深厚,再有姒伯陽的支持,地祇業位唾手可得。
就是修為法力較為淺薄的,若是得到姒伯陽著重扶持,也未必沒有可能后來居上,踏入神魔之門。
這就是開國的好處,其福澤之厚,除了讓開國之君受用無窮,其他開國勛臣,只要有明確功勞傍身,一樣福澤綿長。
這也是為何,往往開國之時,開國之君身旁能人輩出,簡直就是藏龍臥虎,就連地祇人物都甘為其驅使的緣故。
有著開國福澤滋養,能讓庸人開竅,精明能干。何況本就不凡的開國功勛們,只會更加不凡。
若非開國之功,實在難得之極,天命有數,天時有限,九州大地之上,早已是諸侯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