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姒伯陽對天外,也確確實實陌生到了極點。對于天外世界,更是僅僅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
因此,為了對天外世界,有著更多的了解。姒伯陽將藏書室中,有關天外世界的記述,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不要小看越國藏書,雖然在連年大戰中,越國藏書被戰火波及,損毀無數。
但,還是有幾家傳承古老的大氏族,對于自家藏書極其珍視,保存的較為完整。
而在這些大氏族被姒伯陽壓服以后,這幾家的藏書,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姒伯陽的囊中之物,被收錄入到官方藏書室中。
就是有著幾大氏族的藏書打底,以至于越國藏書室的藏書質量,幾乎能與開國已久的諸侯列國相比。
要知道,這幾家大氏族傳承久遠,底蘊頗為深厚。有的甚至是上古世家分支,所藏典籍之豐,涉獵之廣,自是非同小可。
姒伯陽神色復雜,低聲道:“呵呵,天外世界,上古洪荒……”
這些簡牘,不僅讓姒伯陽對天外世界,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更讓他看到了這方宇宙的神話脈絡。
畢竟,這一方宇宙,雖與姒伯陽前世的神話傳說,有著幾分相似,某些大神通者的事跡,與他所知的神人高度重合。
此世中的羲和、帝俊、大羿、夸父等巨神,同時也是他前世的神話人物,有著浴日東海,箭射九日,追星逐日的傳說。
正是基于這些巨神的存在,姒伯陽曾一度以為,前世所在的世界,與今世的世界,處于同一方宇宙,同一個世界觀下。
可是,在姒伯陽通讀簡牘之后,卻又不得不推翻自己以前的認知。
只因姒伯陽在整理各家簡牘后,猛然發現這一方宇宙天地的神話脈絡。
既不是道祖鴻鈞為大道的洪荒流,也不是太上開天執符,老君為道教化的原始世界觀。
而是混沌氏八十一化,行辟地開天之事。
這位混沌氏演繹鴻蒙天道,是為至高成就。混沌氏道崩,乃有三千大道神圣,其中天皇蒼離氏為神首,尊混沌氏為盤皇。
盤者,在古神語中,寓意著最初最古,一切之始!
隨后,天皇治世一千二百元會,為成就八十一化,至高混沌道果,道崩與宇宙。
天皇之后有地皇出,地皇之后有泰皇出,泰皇者亦稱人皇,是為三皇治世。
在三皇后,屹立宇宙之巔三千六百元會之久的神族,終于盛極而衰。與此同時,混沌氏元炁所化的先天真龍,逐漸強盛。
始祖二龍作為先天真龍的領袖,開辟水元大道,以天地水三元,代替神族的天地人世界觀,成為新的宇宙主角。
這些真龍,將混沌氏開天的時代,命名為混沌紀。把三皇治世的時代,稱為三皇紀。自己的時代,則為燭龍紀。
燭龍之意,是為世間帶來第一縷光明之意,燭龍之光,永世不熄。
顯然,這群真龍是過度樂觀了,連神族三皇這等無上存在,都有隕落之時,何況是道行遜色于三皇的始祖二龍。
燭龍紀三千六百元會以后,始祖二龍為證混沌道果,始龍隕落,祖龍失蹤,先天龍神四海八瀆四分五裂,龍族衰敗。
然而,先天真龍雖衰,可真龍一脈,仍然是名義上的宇宙主角。只是比起興盛無比的燭龍紀,在勢頭上弱了不知多少。
于是,這一紀元,被真龍們命名為蒼龍紀。蒼龍者,是為垂暮之龍!
蒼龍紀末期,神族再度崛起,神族太一氏斬去混沌元靈之道,走出了一條有別于三皇氏,以及始祖二龍的道路。
太一氏以一己之力,開辟無上神人之道,是為古往今來第一大宗師。
以至于蒼龍紀終結,結束先天真龍的統治后,太一氏被神族公推為天帝,開創太一紀。
同時,太一氏既為天帝,也被眾神尊為天皇,被眾神視為是與天皇蒼離氏一般,偉大無比的皇祇。
其后,太一氏為求無上神人之上的道路,道崩與宇宙。
后土氏得眾神公推為帝,尊號為地皇,后土氏之后,九頭氏公推為帝,被眾神尊為人皇。
后土氏的時代是為后土紀,九頭氏的時代是為九頭紀。在九頭氏道崩之后,精血化作五色人族,成為人族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