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玄牝在煉氣之中,象征性命之根,天地之源。既以玄牝為名,這一枚寶珠的神異,自是不必多說。
“不枉我花費大氣力,遍尋諸山,尋得一枚天地靈珠,用以作為主材。”
“天生地養的靈珠,本就蘊含強大力量,以此煉制玄牝珠,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到時,元神寄托玄牝珠上,待到胎仙自化之時,所化的身外化身,自有非凡法力。”
姒伯陽一拍頂門,云光涌動,慶云之上,三朵蓮花綻放,玄牝珠化作一道流光,落入一朵蓮花之中。
這顆玄牝珠與姒伯陽苦修的元神三花相合,姒伯陽明顯感到了一絲變化,卻又不知這絲變化源自何處。
只是覺得,整個人莫名輕松了不少,元神也精煉了許多。以往渾濁的天機,在他眼中,都變得清明很多。
殊不知,姒伯陽這第二元神法門,與道家斬三尸之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與元神三花相合,也都是需要寄托寶物。只不過斬三尸斬去的化身,等同于本體一樣。
本體隕落,三尸化身不隕,相當于三個獨立個體!
而第二元神法門,化身只能是化身,永遠不能與本體等同。本體隕落,任是化身億萬,也會煙消云散。
不過,雖然第二元神法門,與斬三尸之道有著某些差異,可大道三千,不失殊途同歸,此乃修行至理。
姒伯陽的第二元神法門,若是達到一定高度,未嘗不能轉修斬三尸之道,以此證就無上大神通之境地。
他看了一眼慶云,只見元神之花托著寶珠,元神精炁流入寶珠之中,匯聚在寶珠中央,凝成一尊道人虛影。
這道人虛影,就是寶珠中孕育的胚胎,既是寶物性靈,又是姒伯陽的元神化身,絲絲法力波動,在周匝泛起漣漪。
青色光輝,照耀著靜室,如水的流光,似是而非。
“可惜啊,我是等不到你胎仙自化了……”
姒伯陽幽幽嘆了口氣,道:“要是繼續溫養下去,不是不行,可耗時耗力,得不償失,”
煉身外身外,非是一蹴而就。不算姒伯陽祭煉玄牝珠的時間,只是將寶珠神元,溫養的可堪一用,就需姒伯陽勞心勞神。
不耗費極大心力,要想煉成這尊化身,談何容易,
煉成玄牝珠只是第一步,不經小心孕養,連寶珠胚胎都難以成形,就更別提有什么法力神通了。
只是,溫養玄牝珠可是個精細活,需要時刻以元神精炁洗煉,在這個過程中,會損耗大量的元氣,
一個不慎,元氣損耗過大,甚至會損傷自身根基。
這也是第二元神法門的弊端,與胎仙自化這一步來說,煉成寶珠已是比較容易的了。
“但,沒關系,我已有更好的方法,煉成這具身外化身,“姒伯陽眉頭一挑,帶著一絲笑意,看向靜室之外。
——————
茫茫宇宙,無量虛海,世界不可計數,大多如蚍蜉泡沫,在虛海中或沉或浮。
這些或沉或浮的世界,在宇宙間‘朝‘生’夕‘滅,最多幾十萬年,不超過百萬年,便會成為夢幻泡影,破碎于虛無之間。
大千世界之下,超凡絕跡、末法末武的小千世界,神魔不昌、長生難覓的中千世界,都在這一行列。
然而,世事無絕對,不可計數的世界中,總有些特殊的小千世界、中千世界,有超乎尋常的底蘊,以及超乎想象的精彩。
宇宙某處角落,一座古老、殘破的小千世界,隱沒在萬千星辰間,靜靜吞吐著虛空之炁,帶動世界本源在一點點的成長。
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座看似古老,且破敗的世界,其實確是一處兇地,活生生的埋葬了姒伯陽麾下的五十防風神兵。
防風神兵都是神魂級數,實力不弱。能在一息間,陷落數十位神兵,讓神軍反應不及,連把信息傳遞回去的時間都沒有。
如此險惡,這一方小千世界,本身著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