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尊化身若是轉世,不可能如第一尊化身一般生而知之,能有幾分靈慧之光,就已是天仙元神的福澤了。
并非是姒伯陽不想有一尊強力化身,實在玄牝珠這等寄托第二元神的寶物,太過珍惜之故。
就是以姒伯陽如今的高度來說,玄牝珠也不是等閑寶物,能有一枚玄牝珠,已經是姒伯陽福運深厚了。
再想有第二枚玄牝珠,作為元神化身的寄托,姒伯陽又該是何等福運,才能享此大福。
“這一道元神化身,就讓他轉生在超凡絕跡的小千世界,在小千世界中宣揚教化,修道德之道。”
“小千世界百年,大千世界只是幾十日,如此輪回百世,得教化之功,未嘗不能成就一尊道德化身。”
先天道德化身,是姒伯陽對第二化身寄托的期望。
對第一尊化身,姒伯陽則是期望其能成為先天功德之道。
日后,再斬出幾尊化身,亦或是本尊親自參悟福德、陰德之道。
如此,待到化身本尊歸一之時,姒伯陽就能盡歸五德于一身,執掌先天五德之道。
然而,這只是最理想的結果,姒伯陽雖有造化玉碟,可五德歸一依舊是希望渺茫。
畢竟,執掌先天五德的難度,不亞于執掌先天五太、先天五劫,這些宇宙最至高,最本源的先天大道。
參悟這些至高大道,大羅道業絕非終點。只是至高本源大道一絲皮毛,就足以造就一位絕頂大羅。
沒有任何修行人,能抵得住參悟先天五德之道的誘惑,姒伯陽也不行,沒有人會放棄唾手可得的成道之機。
雖然如今姒伯陽,一心參悟先天圣德之道,一樣有機會證得大羅,
可是先天圣德大羅,與先天五德大羅的含金量,其間相差何止百倍。
但凡是不甘寂寞,在修行一途,有一點野心的修行人,都不會坐視機遇,就這般錯過。
——————
就在姒伯陽運煉元神,分化第二尊元神化身的時候,小青山界已過十數載光陰。
大千世界與小千世界的時間差極其明顯,二者說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也不為過。
小青山界,有豳氏領地,風雨驟然,雷聲大作,姒伯陽第一尊化身‘紀文’,靜靜的站在窗檐前,望著水霧彌漫的夜景。
姒伯陽的手伸出窗檐外,感受著掌心滴落的雨滴,低聲自語:“風聲,雨聲,雷聲,呵呵,既嘈雜,又安靜啊!”
自降生之后,姒伯陽專注修行,對家中諸事,漠不關心,舍修行之外,別無他物,整一個道癡。
不過修行之途,有張有弛,姒伯陽雖十幾年如一日苦修,可雷雨天實在不適宜修行。
誰讓姒伯陽修的是神元之道,神元在于魂魄,煉陰神、轉元神、成陽神,都是在磨礪三魂七魄。
魂魄有魂魄的禁忌,初步修行神元,最忌雷雨天時入定。一旦雷雨驟來,雷霆之氣一沖,就能讓修行人魂飛魄散。
當然,這一點雷霆之氣,對姒伯陽這等在神元之道上浸淫極深的人物來說,并不算是什么禁忌。
只是在雷雨天修行神元之道,終究有所妨礙,還不如等到雨過天晴,心無掛礙的時候,再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