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就神通雛形,心與意合,意與神明,經此一遭,連姒伯陽的天仙道行,都精進了一絲。
不要小看這一絲精進,就這一絲精進,對姒伯陽已是難得可貴了。
天仙道業,后天生命的極致,每前進一步,距不朽先天的領域,就會靠近一分。
筑基、煉氣、靈感、神通、天人五步,是姒伯陽整合小青山界的煉血法,與自身道藏煉氣術,取長補短下,開辟的道途。
在這個取長補短,截取神髓的過程中,姒伯陽等于將自身所學,再度揉煉了一番,在無漏之身之上,開拓出了天人之境。
煌煌大道,可通天人!
以姒伯陽的天仙道行,開辟出一條直指天人層次的法門,并不算困難。真正困難的,是天人道之上,煉虛合道之后的路。
當然,以姒伯陽目前的狀況,也用不著開辟天人之上的路。天人之上,先天生命的層次,已是超出小千世界局限的存在。
先天生命與天同在,不老不死不滅,在神魔為古神,在仙道為大圣,是生命的終極一躍,絕對稱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所以,這等極致非凡的生命,就不是小千世界,乃至中千世界可以孕育出來的。
非大千世界這種,可以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的世界,才能孕育的出這等奇跡存在。
不過,就算姒伯陽無法以天仙道行,推出天仙大道之上的妙諦,可他仍舊在這一條路上,尋到了一絲難以想象的靈感。
“天人,天人!”
“沒想到,我開辟的天人之道,還有這一重變化。”
周身袍服鼓動,姒伯陽眸光開闔,若有若無間,絲絲神光流溢,眉心祖竅的神通種子,有三道氣機演化。
這三道氣機,經姒伯陽自身道法演變,又有幾重不同演繹,一重重道景,在神通種子內升騰。
三道氣機各有玄妙,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一者其氣始玄,一者其氣元黃,一者其氣玄白,三氣生化,道妙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見著神通種子中的三氣之變,姒伯陽一時有感而發。
這三道氣機,是姒伯陽元神精氣所化,每一道都孕育非常之妙,亦可稱其為始玄元三氣。
注意,此氣非彼炁,神通種子中的始玄元三氣,是姒伯陽后天參悟妙道,開辟神通法之后,承天地大運而成。
說是人為,實際乃是天成,得天地之雕琢,三氣一生,道法不證自明。
“三氣,始玄元,這就是三清之妙……”
雖僅僅是三清妙諦的一絲皮毛,可就這一絲皮毛,就讓姒伯陽受益匪淺。
三清者,大道源頭。但凡能與三清沾上一點關系,都是非常了不得的存在。
《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
“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
《云笈七簽》和《道法會元》等道書亦說:“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寶尊治之;”
“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
以上,就是道家,對三清跟腳的描述。
三清非盤古氏元神所化,而是始玄元三炁降世。
這里的重點,便是始玄元三炁,此三炁玄妙無方,堪稱大道之根,大道之母。
縱然這三氣,尚且沒有達到三炁的地步,可終歸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只要姒伯陽循序漸進,未必不能后天三氣,返還為先天之三炁。
由此可見,姒伯陽神通種子,煉就的三道氣機,到底有多么珍貴了。
這就像是一把鑰匙,煉就神通雛形,演化始玄元三氣的神韻。三氣生滅,待到他后天返還先天之時,未嘗不能成為三炁。
需知道,三炁一生,分別象征開辟、存世、終結。得此三炁,姒伯陽就有了修行無上神通,一炁化三清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