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廢武功,轉而去修文治,不吝把刀把子遞給對手,這與找死有什么分別。
要知道,姒伯陽在先天五德之上,浸淫最深的就是圣德之路。
其余如功德、道德、福德、陰德之道,姒伯陽雖有參悟,可這四條路只參悟了個皮毛。
只有圣德,亦唯有圣德,是姒伯陽最先接觸,并一以貫之,修行到現在的道路。
要是圣德之道出了問題,對他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天外,”
“或許只能把寶,壓在天外了。”姒伯陽推開窗戶,抬頭看向茫茫夜空。
“天外虛空,世界無數,找一個人道為主的小千世界,投身其中,接著世界時間流速不同,積累治世之功。”
“如此周而復始,一個個小千世界走過一遭后,也許……就能解決當前的問題。”
這是姒伯陽目前所能想到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法。
畢竟,小千世界百年,大千世界不過旬月而已。大千世界百年,小千世界則是千世輪回。
姒伯陽不信,如此積累治世之功,還不能把圣德之道,重新拉回正軌。
只是,這個方法太過磨人,一般人根本沒這個心志,堅持這么長時間。
真要歷經千世,沒有超卓的心志,等閑之輩在茫茫輪回中,早就心神枯寂,死的慘不忍睹了。
只有真正的大毅力、大智慧之輩,才能在千百世輪回中,真靈不寐,以輪回為磨礪,一次次跳出世界局限。
姒伯陽不敢說自己是大毅力、大智慧者,但他絕對敢說自己是大氣運、大機緣在身。
如若不然,他怎么可能只用幾十年光景,就有如此成就。
沒有氣運傍身,沒有機緣所致,現在的姒伯陽,也許已經成了冢中枯骨,死在了即位之初,哪能有如今的成就。
回想這些年一步步走來,姒伯陽不敢說沒有運氣的成分。
至少讓他回到過去,他不一定能再度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氣運,機緣,也許我該磨礪一下我自己的心志,爭取成就大毅力、大智慧。”
“氣運不可恒久,機緣不會常有,唯有毅力、智慧,是屬于我自己,能伴我一路走到道途終點。”
如此想著,姒伯陽的目光漸漸堅定。
既然治世之功有缺,那他就神游諸天,在諸天世界之中,開創幾個盛世。
都說紅塵煉心,歷經這些世界以后,他必然會經歷一次從內而外的蛻變。
天仙道體配合天仙道行,已是真正的三花聚頂,五炁朝元,陽神天仙。
以天仙之尊歷經紅塵洗禮,待到這一次洗禮功成,說不定能憑此印證先天大道,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一念至此,姒伯陽躊躇了一下,呢喃道:“先天大道,是啊,先天大道……對我,已不再是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