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上面的題目寫著
有三個人去食堂吃飯,每個人掏出了十塊錢,他們一共掏出了多少錢。
第一個問題,中規中矩的,嗯,這是標準的算術題,而且還是外加閱讀理解的那種。
嗯,看不出有什么問題。
吳航立刻寫上答案(30),然后接著看下一道題目。
題目寫著,接上一道題目,今天遇到折扣活動,店主實際上只收取了他們25塊錢,叫店員還給食客5塊錢,但是他們有三個人,5塊錢根本不夠分,所以店員拿了2塊錢起來,將剩下的3塊錢分別了三個食客。
請問,每個食客支付了多少錢。
嗯,看到這里,吳航還是感覺沒壓力。
這個題目很正常啊,這個每個顧客都支付了九塊錢啊,十減一,這么簡單的問題,應該沒人會回答錯誤。
然后,吳航就看向了最后一個題目。
是的,看向最后一個題目,也是壓軸的題目。
最后一個題目,需要填的空有點多。
但是,吳航將答案填進去之后,就變成了這樣,每個食客實際支付了(9)塊錢,那么三個人也就支付了(27)塊錢,但是店員只那走了2塊錢,加起來也才(29)塊錢,請問,還有一塊錢去哪兒了?
是的,看到這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
吳航一下子愣住了。
這個問題,天啊,他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在第一瞬間,沒能解答錯來。
他感覺,題目完全沒毛病啊。
明明就總共拿出來三十塊錢,然后每個人,拿回去一塊錢,也就是二十七塊錢,可是店員只拿走了兩塊錢,那還有一塊錢在哪兒?
題目也沒算錯啊,二十七加二,等于二十九。
還有一塊錢跑哪兒去了?
然后,吳航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思維立刻就進去了怪圈。
他覺得十分的不對勁,然后,他又重新算了一遍,這一遍,是從最開始的第一個題目開始算的。
然后,他發現了異常。
是的,他發現了異常,發現了問題在什么地方。
他發現,這個問題當中有個陷阱,而這個陷阱,就是第一道題目的答案三十。
是的,題目的最后一個問題,那是在誤導人群。
最后一個問題是,還有一塊錢去哪兒了?
可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那是建立在三個客人支付了三十的基礎上。
然而實際情況上,他們并沒支付三十,他們支付的錢,只有二十七。
這是一個誤導讀題者的關鍵。
因為,27減去店員拿走的兩塊錢,也就等于25,等于這一次這三個食客吃飯所花費的總金額。
那消失的一塊錢,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用來誤導大家的思維的。
當在一次看完題目,吳航發現了這個陷阱之后。
他立刻填上了自己的答案。
然后,吳航感覺,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因為這最后一個題目而傷透腦經。
這簡直太坑了。
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數學題好不,這是腦經急轉彎吧!
這樣的題,一旦進入題目的陷阱里面,那就很難在爬出來了。
“老師,答完了,我要交卷。”
當大家看到,吳航又是第一個打完題目,一臉輕松,高高興興的走出去的時候。
周圍的人,都露出了羨慕的眼光。
“高手,這是一個真高手。”
“他是早上第一個交卷子的人吧?早上的題目,也交的那么快,下午的算術,還是那么快,簡直太厲害了。”
“哎呀,那最后一塊錢,究竟在哪兒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