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里,李昭繼續窩在小祠堂中,白天就躺在床上裝病,晚上才出來活動一下身體,要想報仇雪恨,忍耐力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又過了十幾天,終于有好消息傳來:李德、韋氏帶著兩個兒子、以及黃管家等人去了武安縣城,宅院中只有幾名老仆人留守。
原來李德野心勃勃,不甘心只做一個鄉下土豪,他每年只在潛龍崗待上一兩個月,其余時間都是住武安縣城,一則經營生意、賺取利潤,二則結交權貴,謀求進身的機會。
他可是做夢都想擺脫乞丐的出身,變成一個真正的貴族、最好變成大唐宗室子弟!
可惜如今的大唐帝國仍保留著魏晉時期的遺風,對個人的出身極為看重,士族、庶族之間更是涇渭分明,后者縱然再努力,也很難得到前者的認可!
因此上,李德努力了多年、花了無數錢財,也沒能真正躋進貴族圈子中,充其量就是一只哈巴狗,供貴族們玩耍取樂罷了。
再說李昭,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從床上一躍而起,病貓頓時變成了小老虎:“好,走的好,既然他們已經離開了,我也要做點事情。”
“主子,您要做什么?”
“也沒什么,就是出去溜達溜達,刷刷存在感。”
“啊?”
出門而已,對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了,可放在李昭身上就有點不普通了。
之前受父母逝世的刺激,小李昭得了嚴重的抑郁癥、和中等的自閉癥,不愿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更害怕見陌生人,一直蝸居在小祠堂中,幾年來從未走出去一步!
今天怎么突發奇想,要出去溜達溜達呢……白饃看了看天空,太陽是從東邊出來的啊!
出門之前,自然要好好打扮一番。
李昭洗了個澡,打開了床底下的幾口箱子,里面裝滿了各式衣服,一年四季的都有,其中不乏錦緞、皮毛這樣名貴材質的。
當初白氏夫人患病,預感到自己來日無多了,擔心自己走了以后,幼子無人照顧,會沒有新衣服穿,于是買回了大量材料,不分晝夜的縫制衣服,而且是從小到大裁剪的,足夠李昭一直穿到二十多歲了,就連結婚用的新郎禮服都有呢。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以后要是吃不上飯了,把這些衣服拿到當鋪去,應該能換不少錢吧……哎呦,別發火,我就是想一想而已……哎呦,不是,我以后想都不敢想了,您息怒,息怒!”
賣衣服的想法剛一出現,李昭就覺得胸口一陣劇痛,就像被小刀子扎似的,右手也不受控制的舉了起來,狠狠的抽在了自己臉上。
這是小李昭的殘念在作怪了,雖然小家伙性格軟弱、行事窩囊,可也有他的底線,和要誓死守護的東西,比如說:母愛!
李昭連忙詛咒發誓,自己以后就是混的沿街乞討了,也決不會賣那些衣服的,心口的疼痛感這才消失了。
換了一件白色圓領長袍,腰系一條銀絲蹀躞(隋唐時期流行的一種功能型腰帶),再配上一雙小牛皮飛云履,李昭對著銅鏡照了照,沒問題,妥妥的小帥哥一枚,而后在白饃的陪伴下,走出了小祠堂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