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饃,村子里的青壯都哪去了?”
“回小主人的話:他們都進山抓狗去了。”
“什么,抓狗?”
李昭有點糊涂了,村子里有好多的獵犬,干嘛進山抓狗呢?
白饃沒說什么,只是把李昭帶到了村口,這里有一塊大石碑,一丈多高,六尺多寬,上面三個大字:潛龍崗!
石碑背面貼著一張官府的告示,上面畫著一只犬,渾身皮毛如雪,唯獨頭頂上有一條金色豎線,體型魁梧、神態俊逸,一看就不是平常之物,底下還有大段的文字說明,李昭認真看了一遍,終于弄明白了。
原來兩個月之前,有吐谷渾使者前來朝拜大唐天子,并攜帶著駿馬、肥牛、獵鷹、玉石、皮毛……等大量的貢品,其中最珍貴的就是一只白靈犬了。
白靈犬并非家養,而是一種野犬變異而來,身懷靈骨、機敏非常,而且生性勇猛無畏,能夠獨自捕殺豹子、藏馬熊之類的大型猛獸,稱之為‘萬犬之王’亦不為過!
兩漢、魏晉之時,西北地區有羌人的一個分支:白犬部,與其他的游牧民族不同,該部并不崇拜狼,反而奉一種白犬為自己的民族圖騰,說的就是白靈犬!
不過白靈犬數量稀少,上百年難出一只,即便偶爾見到一只,也很難把它捕捉到,至于馴化更是難如登天之事。
沒想到吐谷渾部落的牧人,偶然在荒野中發現了一只白靈犬,立刻報告了上去,吐谷渾可汗大喜,派出了幾千名獵手,四面設伏,圍追堵截,費了一年多時間,終于捕捉到了這只白靈犬。
靈犬百年難得一見,吐谷渾可汗不敢私自留下,于是派使者把它帶來了大唐,準備進貢給大唐天子,以示吐谷渾部的臣服之心!
進貢隊伍經過武安縣之時,夜宿荒郊野外,眼看著距離長安城不遠了,就有點疏忽大意了,不料白靈犬趁機破籠而出,咬傷了十幾名看守,趁著夜色逃入終南山中了……
進貢給大唐天子的靈犬跑了,這還了得嗎?
地方官府立刻召集附近的獵戶們進山抓捕,還頒布了高額懸賞:有生擒白靈犬者,賞錢一千貫。
要知道,如今可是開元盛世,商業繁榮、物美價廉,錢幣的購買力極強,在關中地區、一斗精米是20文錢,一匹生絹是470文,一頭精壯耕牛也不過十貫錢。(一貫=1000文錢)
一千貫錢啊,夠買一百頭耕牛、或者一座大宅院的了,試問誰不想一夜暴富呢?
因此上,潛龍崗以及周圍村莊的青壯,都牽著獵犬、帶著捕獵工具,成群結隊的進山捕捉白靈犬去了……
“白饃,靈犬捕捉到了嗎?”
“還沒有,這家伙狡猾的很、性子又兇猛,獵人們多次設下埋伏,都被它給沖了出去,聽說逃入深山中了。”
李昭點了點頭,繼續在周圍溜達,路過一條小河的時候,還弄了一些河沙回去。
做什么,當然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