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什么情況,剛剛免了三萬貫錢的債務不說,還要自掏腰包給人家還債、這未免也太仗義了吧?
有心勸阻一下,知道這位小國公爺的性格,豪爽大方、仗義疏財,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勸了也是沒有用的,不過賈掌柜的臉上還是帶著幾分不愉之色!
“恕老奴多句嘴,小國公爺以誠心待人,只怕人家未必領情吧?”
“哦,此話怎講?”
“剛才在酒席宴上,小國公爺親手撕了契約,還一把火燒成了灰,那位李昭公子卻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這未免太過無禮了吧、那可是整整三萬貫錢,都夠重新蓋一座酒樓了!”
“哈哈!”
聽了賈掌柜的話,崔宗之非但沒生氣,反而仰天大笑起來,笑的周圍的侍從們面面相覷,猶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賈掌柜,本國公來問你,如果有個陌生人幫了你的大忙,你該如何表示呢?”
“回小國公的話,小人自然是千恩萬謝、感激不盡了。”
“那如果是一個朋友幫了你的大忙呢?”
“朋友之間,本該互相幫助的,小人只需略加感謝就是了、以后再圖回報。”
“那要是莫逆之交、生死之交呢,你又當如何啊?”
“這個嘛……”
崔宗之話中的意思,賈掌柜的全明白了。
客氣,是對待陌生人的,真正的朋友之間是無需客氣的,即便幫了大忙,也不必說感謝的話。
如果說了,反而顯的生份!
問題是,小國公爺和那位李昭公子今天是第一次見面,二人只是下了幾局棋,喝了一頓酒而已,如何就成了莫逆之交呢?
“哈哈,有句話說的好,人若是對了、一眼可頂萬年,人若是不對、到死也是枉然……好好看著吧,這個莫逆之交,本國公交定了!”
崔宗之很自信。
千金易得,知己難尋,今日自己遇到了一位知己,堪稱是人生大幸之事啊!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回到潛龍崗家中之后,李昭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個大早、帶著白饃直奔武安縣城,準備進斗雞場狠狠的贏上一筆。
利用三天時間,贏上幾百貫錢,把拖欠伙計們的工錢發下去,讓釀酒作坊重新運轉起來,自己再略施小計、剩下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嗯,這是怎么回事?”
計劃的挺好,可到斗雞場一看卻傻眼了,大門緊閉、客人全無,連一聲雞鳴都聽不到,周圍的酒樓、茶坊,娛樂場所亦是如此,全都冷冷清清的,這是什么情況?
略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賢德太妃薨了,壽七十三歲。
賢德太妃,本名:王芳媚,乃是唐睿宗—李旦的妃嬪之一,出了名的賢良淑德、頗受睿宗皇帝的寵愛,賜號:王賢妃。
當今天子一李隆基八歲之時,其生母竇德妃死于宮廷斗爭之中(武則天賜死、尸骨無存),之后就一直由王賢妃、負責照顧李隆基的生活起居,二人雖非親生,卻情同母子。
李隆基登基之后,不忘王賢妃的養育之恩,親自為她上尊號:賢德太妃、享受與皇太后同等的待遇。
按照規矩,皇帝、皇后,或者太后駕崩了,天下萬民當縞素百日、以示哀悼,賢德太妃雖然不是皇太后,當今天子為了感恩,下旨給予同樣待遇。
不過當今天子還算英明,知道這樣會給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故而降旨:天下萬民,服喪十五日即可,期間不準婚嫁、不準有任何娛樂活動,酒樓、茶館、棋樓……一律關門,否則就是大不敬之罪。
十五天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對一般人來說無關緊要,可對某些爭分奪秒的人來說就要命了!
“完了、完了,人算不如天算,這下真是崴泥了。”
李昭已經答應酒坊的伙計們了,三天之內補發工錢,沒想到出了這種事,把計劃全給打亂了。
不能娛樂、不能斗雞,自己怎么賺錢呢?
男子漢,大丈夫,又不能言而無信,只能是另想對策了。
無奈之下,李昭帶著白膜在大街上四處轉悠開了,看看有沒有賺錢的機會?
可是國喪期間,大街上車馬稀少、百業蕭條,大大小小的商鋪關門閉戶,還有成隊的金吾衛、千牛衛來回巡邏,查看是否有人私下娛樂,抓住者一律重罰!
如此轉悠了一整天,一點收獲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