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十二年,西域高昌國進貢了一塊價值連城的血玉石,太宗皇帝大喜,令宮中的能工巧匠把血玉石雕刻成了一對麒麟玉墜。
并把其中的雄麒麟玉墜,賞賜給了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吳王李恪,之后代代相傳,一直傳到了李昭手中。
雌麒麟玉墜則留在了皇宮當中,后來下落不明。
不想今日出現在小武身上,他與大唐皇室又有什么關系呢?
……
“在下李昭,正好要去長安城,船只已經安排好了,小半個時辰之后即可啟航,貴兄妹若不嫌棄,咱們一起同行如何?”
“這怎么好意思呢?”
“呵呵,四海之內皆朋友、相逢即是有緣人,兩位就不必推脫了。”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多謝昭公子!”
有免費的船只乘坐,武家兄妹自然高興了,連連道謝之后,跟著李昭上了樓船,在一間寬敞的船艙內分賓主落座,那知剛剛落座,卻響起一陣不和諧的聲音……咕嚕嚕……咕嚕嚕。
小武極為尷尬,小臉上布滿了紅霞,原來兄妹二人囊中羞澀、已經一整天沒吃飯了,又在碼頭上彈了半天古箏,早已是饑腸響如鼓了。
“白饃,取一些糕點過來,我有點餓了!”
“諾!”
出門之前,李昭啃了一整條大羊腿,如今才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其實腹中一點也不餓。
之所以說自己餓了,是為了化解武家兄妹的尷尬!
透花糍、千層酥、神仙糕、梅花餅、胡麻餅………滿滿的擺了一桌子,還有一大壺冰鎮酸梅湯。
“多謝昭公子招待!”
“墨韻謝謝昭哥哥……好吃、真好吃!”
武家兄妹表示感謝之后,埋頭吃起了糕點,不同的是,小武淡定從容、細嚼慢咽,真可謂餓死都有個飽樣!
而他的小妹妹則是狼吞虎咽、小嘴巴撐的鼓鼓的,就像一只貪吃的小松鼠……原來小家伙叫武墨韻,很文雅的名字。
等兄妹二人吃飽了,又閑聊了一會兒,雙方略微熟悉之后,李昭開始轉入正題了:“小武公子,你脖子上的麒麟玉墜,可否給我看看呢?”
“昭公子要做什么?”
“呵呵、別誤會,因為同樣的玉墜,我正好也有一個。”
說話間,李昭解開衣領、掏出了自己的雄麒麟玉墜。
小武面露驚訝之色,也掏出了自己的雌麒麟玉墜。
兩枚玉墜的大小、顏色、雕工完全一樣,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塊母料,同一名工匠之手。
它們本就是一對,分散了多年之后,終于又聚在一起了。
它們又是如何分開的,各自經歷了什么故事呢?
……
“重新介紹一下,在下李昭、宗室子弟,系太宗皇帝第三子-吳王之四世孫,至于這枚雄麒麟玉墜,是太宗皇帝賜予我家祖上的。
“在下小武,出自并州文水—武氏一族、后來移居劍南道,至于這枚雌麒麟玉墜,是則天皇后賜予我家祖父的,最后傳入了我手中。”
“哦,令祖父是?”
“家祖上字諱:攸,下字諱:緒!(武攸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