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想到這里,李昭從腰間拔出九孔紫金簫,賣力的吹奏起來,吹的赫然也是《漁樵問答》。
要知道,這首曲子敘述的本就是一個漁夫、一個樵夫,通過互相問答的方式,感嘆古今興亡的故事,之前的琴聲固然悅耳,可惜太孤單了一些,如今有了簫聲的加入,瞬間變得不一樣了。
琴簫合奏,一問一答,兩者珠聯璧合,把《漁樵問答》這首古曲的意境完全表達了出來……聽的人心曠神怡。
一曲結束,花園內安靜了下來,而后跑出一名青衣內侍:“千歲爺問話,何人在此吹簫?”
“宗室子弟—李昭,特來求見寧王千歲,還請通稟一聲。”
“千歲爺有旨意:請進花園之內相見!”
“多謝千歲!”
在內侍的引領下,李昭順利的進了王府花園,走過一條小徑,眼前出現了一座八角涼亭,斗拱、月梁、雀替、角梁……皆是以上等漢白玉雕琢而成,造型質樸、干凈明亮!
涼亭正中,端坐著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頭戴鑲珠紫金冠、身穿蟒紋錦繡袍,腰間系一條十三孔白玉帶,渾身上下充斥著富貴之氣,毫無疑問,這位老者就是大唐睿宗皇帝的嫡長子、當今天子的親大哥—寧王李成器!
旁邊一位青年男子,身材修長、玉樹臨風,絕對是一等一的大帥哥,顏值比之李昭更勝一籌不止,面前還擺著一具瑤琴,想來剛才就是他在彈奏《漁樵問答》。
看大帥哥的相貌,和寧李成器有七八分相似,想來是一位王子。
涼亭中還有七八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手中都拿著樂器,看來是寧王請來的音樂家們。
“晚輩李昭,見過寧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李昭上前幾步,以跪拜之禮參見,這樣做倒不是怕了寧王、有意阿諛奉承,而是對方的宗族輩分高。
寧王是高宗-李治的孫子,與李昭的父親屬于同輩人,而且年齡更長,算是李昭的同族伯父了。
雙方又是第一次見面,于情于理,李昭也該行跪拜之禮,如果以后混熟了,經常見面的話,就不用總是下跪了,行叉手禮即可!
“免禮吧,本王聽說宗室子弟當中,出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年郎,并在前些日子的曲江宴上大放異彩,莫非就是你?”
“不才,正是晚輩!”
“剛才是你在園外吹簫?”
“正是,晚輩有要事求見千歲,卻不得其門路而入,無奈之下,這才在花園外吹奏一曲,只為引起千歲的注意,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
交談的同時,寧王也在打量李昭,見他相貌英俊、氣質高貴,言談舉止也很得體,不禁微微的點了點頭。
可是接下來的談話,就情況急轉直下了。
“說吧,你求見本王所謂何事啊?”
“要債!”